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传家宝。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机遇、新矛盾和新挑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我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关键棋”。开展调查研究,广大青年干部要找准“靶心”、厚植“初心”、持以“恒心”,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科学地施展才干、贴心地服务人民。
坚持找准“靶心”,做到“聚焦重点”和“以点带面”相结合。“车上看一看、随地转一转”“走马观花来、稀里糊涂走”,过去之所以出现一些“作秀式”“盆景式”的调研项目,主要原因在于干部在调研过程中没有做到立足解困、系统谋划、聚焦重点。开展调查研究,需要奔着问题去,做到“有的放矢,谋在关键”。干部首先要树立问题导向,做好“选题”这第一门“功课”,找准群众所系、亟待克服的现实“痛点”,切勿以敷衍应付的态度“大水漫灌”、遍地“调演”。同时青年干部要涵养“实干为国”的高尚情怀,做到调研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聚焦影响当地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关键领域,靶向发力,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切实为调查研究“谋好题”“开好篇”。同时,既要“调查”,也要“研究”,要以“解剖麻雀”的专注开展调查研究。广泛选取调查对象,采取多元调查方式,在调查多数典型个体的基础上,以普遍性、全局性的视角分析事物,深入解剖麻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表面数据得出本质结论,最终做到以点带面、研以致用,从而在实践中推动全局工作方向不偏、不断改进。
坚持厚植“初心”,做到“目标向上”和“脚步向下”相结合。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脚步迈下土,心中自有谱。只有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处所困所盼。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要深入群众。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青年干部做调研既不能停留于看材料、听报告、查网络信息等“纸上功夫”,也不能循蹈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绣花功夫”,而是要“眼睛下探、身子下沉”,走近群众、倾听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将调查研究做实做细做深,在步步脚印、声声方言中牢牢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开展调研工作要甘做“小学生”,自觉向群众学习。“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只有深入群众意见多、矛盾风险多的基层一线,以人民为师,善听群众批评意见,才能把准脉象、直击要害。干部在主动学习群众改善生活、劳动致富的成功经验后,不断丰富大脑、储存见识,方能提升调研能力,改进工作方法。
坚持持以“恒心”,做到“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相结合。民之所忧是时代的声音,是矛盾的具体,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调查研究不仅要“抓好当前”,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舍我其谁”的魄力勇挑当下重任,还要“谋划长远”,用“愚公移山”的坚毅与“曲突徙薪”的眼界稳应未来挑战,我党面对问题要攻关克难,立于胜地,基础本领便是不断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实。作为刚入基层的青年干部,要保持“恒心”,在重重调研中修炼自己,久久为功。年轻干部参加调研须加强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的深度能力,而后运用规律指导实践,切忌“调”而不“研”“研”而不“用”。要统筹“当下改”和“长久立”,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整改,既“治标”也“治本”,真正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针对基层纷繁复杂的问题,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应变调研方法、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将民生工作做实做细、为增强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发力。(南昌县蒋巷镇政府 刘咏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