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新时代青年干部要重拾“四千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重提发源于浙江的“四千精神”,即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短短四句话,字字千钧、掷地有声,生动反映了老一辈浙商披荆斩棘、勇闯市场的创新创业历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准确领会“四千精神”蕴藏的深刻内涵,奋力书写新时期的“基层故事”。

要说尽“千言万语”,用真心贴近民众。“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真正走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增强群众感情,既要“面对面”“零距离”,更要“心贴心”“同呼吸”。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坐群众小板凳,多和群众话家常,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和群众沟通交流时,说话要直截了当,态度应平等亲切,道理需通俗易懂。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真心交流、真诚互动,在诚心诚意中拉近距离,在家长里短中敞开心扉,在嘘寒问暖中化解隔阂,在共商共议中交心换心。

要走遍“千山万水”,用脚步丈量民情。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党员干部要经常下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关心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感受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王夫之曾言:“力行而后知之真”,目视群众才能做决策,耳听民声方可定举措。然而,一些年轻干部身上不沾“泥土味”,脚上没有“稻谷香”,在调研走访时“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不仅寒了人民群众的心,还损害了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进百家门、访百家情,用脚步丈量民意,用行动温暖人心。

要想尽“千方百计”,用智慧化解民忧。“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群众在哪儿,问题在哪儿,党员干部就要在哪儿。以群众之家为家,以群众之心为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只有与民心、民意、民需“同频”,才能解决群众的问题诉求,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老一辈浙商艰苦创业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新时代党员干部也要拿出敢闯敢试、攻坚克难的劲头,勇于挑战基层的千头万绪,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不完成任务不罢休,不解决问题不收兵。想尽千方百计,排除千难万险,用智慧化解民忧,以担当解难纾困。

要吃尽“千辛万苦”,用实干凝聚民心。基层工作内容纷繁复杂、人员配置捉襟见肘,干得是“费事活”,吃得是“苦中苦”。面对任务繁重、点多线长的工作内容,一些年轻干部心浮气躁、牢骚满腹,出现了松劲歇脚、“躺平”懈怠的不良心理。殊不知基层是最能锤炼人、磨砺人、培养人的“熔炉”。“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干事创业的路上充满荆棘,新时代青年干部要能“流汗”、能“吃苦”,切忌“撂挑子”、闹情绪,要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磨砺自己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在实干作为中谱写青春华章。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 胡惠云)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