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比较研究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提问:尼玛多吉 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请问,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具体的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

解读:刘晨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一论述很大程度上从价值观主张层面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呢?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理论基石之上,其科学结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剩余价值论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通往新的社会形态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则在此基础上研究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基本规律,即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条件和路径等。因此,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核心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运动的目的有关。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运动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进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核心蕴含在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之中。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整体将获得彻底解放。由人类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自然力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不仅有富足和充沛的物质生活,而且在体力上和智力上都能够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即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核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人文化成”,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主张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道德理想主义,崇尚“成己达人”的君子人格、“君子不器”的修为境界与“道济天下”的圣贤精神,希望通过礼治建立一个人人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亲善和睦、守望相助的理想社会。就此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化成”主张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毛泽东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一诗中表达的“六亿神州尽舜尧”豪情,就诠释了这种契合性。当然,在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不平等的封建社会,“人文化成”终归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冀。科学社会主义则从“现实的人”的现状出发,强调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改变现状的运动,重要的是不断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创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条件,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四个方面的要义分别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人类解放”“自由联合”“觉悟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主张,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我们可以进一步从这四个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要义进行提炼概括。

在宇宙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要义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统一。资本主义创造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把大自然视为被征服、被攫取的对象,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破坏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处在一个有机整体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自身的目的和意志施加于自然之上,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这就是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人类从来是自然的一部分,始终处在自然之中,往往受到自然的约束,不可能站在自然之外去支配自然。人类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且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改造人本身,而人的生命最终也要回归自然。这就是人的自然化。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实质上就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辩证统一。

在天下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要义是“人类解放”,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天下”是极具包容性的存在,至大无外,至公无私。科学社会主义把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共同进步。这一伟大事业的领导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及其先进政党。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身,无产阶级所反映的利益属于社会全体,代表全人类共同利益。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指明了共同前途,也为落后国家指明了解放之道,那就是把民族解放与人类解放相统一,在人类解放的大道上追求民族解放。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分国界和民族的“大同世界”,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反复申明要“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

在社会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要义是“自由联合”,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为邦本”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民为邦本”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政权的人民性、社会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虽然摆脱了传统的人身依附,成为自由独立的个体,但在资本的统治之下,人们只能结成“虚幻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就是国家回归社会、国家最终消亡的过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已被摧毁,阶级对立也已消失,社会个人所有制建立起来,“真正的共同体”也就是“自由人联合体”才可能出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同时获得了完满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在根本上已不复存在。通过“自由联合”,人们共同成为社会的主人,也成为每个人自身的主人,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道德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要义是“觉悟提高”,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文明重视和相信人的德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人文化成”本身就包含着德治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在发展文明方面的贡献给以充分肯定,把它称为“文明国家”“文明社会”,然而“卑劣的贪欲”仍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文明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和扩大了社会的对抗,必然会被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所取代,那就是社会主义文明。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会有高度的文明,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即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不仅体现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上。这种“新人”既有高度思想觉悟,又有高度智力水平,不但掌握了自然规律,而且掌握了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和社会的真正主人。没有这种“新人”,崭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也建设不起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高涨,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或可称为“一纲四目”。它们是紧密相连、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人类解放”“自由联合”“觉悟提高”内在蕴含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中,同时也构成“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