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两会国是厅 | 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两会国是厅

【编者按】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其中特别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司富春提交了多项建议。

 

突出中医药优势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大健康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防治疾病方药、技术、方法,覆盖健康全过程、生命全周期。特别是近三年来,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持续发挥,为维护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要认真系统梳理中医药对保障全民健康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特色优势——理念优势、资源优势、原创优势、技术优势与康养优势,进而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特色优势,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实现健康关口前移。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丰富健康服务供给方式。五是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七是加强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支持中医药“双一流”建设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医药学是最具中国特色、最有原创优势、最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之一,中医药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大有可为。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8所高校的11个中医药学科进入“双一流”,包含6所中医药大学的9个中医药学科,且均为第一轮建设入围的6所中医药大学和学科,尚未有新的中医药大学和中医药学科入围。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一流的、特色的中医药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要国家加大力度支持中医药“双一流”建设。

然而,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医药院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差别较大,两轮均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成都中医药高校遥遥领先,而中西部地区中医药高校发展缓慢。一是重点学科数量少,发展缓慢,仅有少部分院校有中医药国家级重点学科。二是各院校间师资差距偏大,长江学者、两院院士、教学名师等高水平人才在各大高校差距较大,师资力量直接影响教学成果、科研产出等。三是中医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硕博士人才培养不均衡,数量偏少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中医药学科建设支撑平台发展不平衡,大多院校缺乏国家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五是中医药科研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虽然各大院校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科研项目,但是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数量非常少,反映出我国中医药学科科研发展尚缺乏深度和国际影响力。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加大对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大力支持中医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第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重视中西部地区中医药高校和学科建设发展。第二,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人才。第四,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第五,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

加快中医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药种植标准化、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质量监管、中药产业创新与新药研发、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等提供了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尤其是疫情过后中医药赢得了更多人民群众的重视、信任和使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新契机。但中医药产业链范围广、链条长、关联性大、融合度高、新业态多,涉及一、二、三产业全过程,涵盖中药种植、中药生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食品等多领域,中医药产业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中医药产业发展尚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二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亟待加强。三是中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较弱,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有待提升。四是中药产业专业性人才不足。五是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健康服务业等新业态发展较弱,产业延伸动力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建议加快中医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第一、加强中药全产业链建设布局,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施中药材品牌培育战略。第三、加强中医药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中药产品质量。第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五、加强中医药健康产业布局,延伸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第六、加强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司富春   中医药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