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升级川渝毗邻地区园区格局

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打造区域内需增长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我国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支撑保障。《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做出了“依托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内需新增长极”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的部署安排,同时要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

作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和重庆市各项工作的“一号工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着人口总量多、产业基础好和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具备进一步释放强大内需驱动发展的潜力和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内需的潜能,理应在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成渝地区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内需潜能仍有待释放。重庆和四川两省市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4598元和21518元,而全国为24100元,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发达省份分别为48879元、31541元、36668元和31589元。成渝地区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与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和珠三角(广东省)等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对不足。

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又与就业紧密相关。现阶段,重庆市以及成渝地区均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其根源在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影响了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的效果。初步分析有如下三大问题:

一是就业供给不足。以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例,从绝对数量来看,2021年重庆市和四川省分别为1108万人和2522万人,合计3630万人,而长三角地区为7514万人,珠三角为5473万人,京津冀为3680万人。成渝地区在就业岗位的供给绝对数量上与京津冀基本持平,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巨大差距。从相对数量来看,成渝地区就业供给仍然相对短缺,2021年川渝两省市城镇就业人数占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为31.33%和29.02%,远低于长三角(42.85%和51.92%)和珠三角(43.15%和55.02%),略低于京津冀地区(33.42%和35.75%)。

二是就业供需巨大缺口导致人口流失。尽管自2010年以来,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发展迅速,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在成渝地区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带动的重要作用,川渝两省市人口有所回流,截至2021年,川渝两省市常住人口共增长了654万。但需要指出的是,总体上来看,2021年重庆市和四川省人口净流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分别为202.23万和772.5万人,合计924.73万人(2010年该数据为1375.18万人),仍有近千万人口流出,而长三角地区人口净流入3099.91万人,广东省人口净流入2737.05万人。相较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存在就业供给与需求的巨大缺口,导致大量本地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是成渝地区中小城市内需偏低。上述就业供给不足及人口流失问题,导致成渝地区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市内需市场规模较大,而区域内中小城市内需整体相对不足。如2021年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分别为6140.33亿元和9251.8亿元,占川渝两省市总额38100.87亿元的40.39%,而上述两城市人口仅占两省市总人口的27.95%。

一、突破路径与总体思路

上述现状表明,解决成渝地区内需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增加本地就业供给,从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释放巨大内需潜能。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成效显著,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两大极核,在带动周边地区配套产业发展和提供本地就业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但相对于整个地区而言,仅仅依靠中心城市的发展,难以有效实现产业均衡发展和满足全域就业需求,不利于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

一方面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为川渝全域提供就业能力有限。目前川渝两省市人口净流出近千万人,而2021年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市人口净流入仅为310.61万和643万人,远低于上海(1031.99万人)、深圳(1211.77万人)和广州(869.53万人)等国家中心城市,难以有效满足川渝两省市就业需求、吸引人口流入并在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另一方面成渝地区就业分布不均衡,中小城市缺少就业岗位。2020年重庆中心城区就业人数占全市的32.63%(2021年数据暂缺),成都市就业人数占全省的24.09%,而以浙江省为例,2021年浙江省就业人数为3587万人,杭州市为748.39万人,仅占全省的15.28%,就业供给在空间上分布相对均衡。这表明川渝两省市就业供给较为集中,中小城市满足就业能力相对较弱。

上述数据从侧面反映了目前重庆和成都两市,产业发展能级不高,配套转移溢出较少,引领带动辐射不足,就业供给能力较弱。因此,仅仅以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为发展重点,将其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并发挥都市圈溢出效应,难以有效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鉴于此,要实现成渝地区中小城市,尤其是重庆市除中心城区外的区县产业发展以及就业增长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及其城市相对重庆、成都在产业人口吸引上具备较大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其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例,2021年上海、深圳、广州、苏州和东莞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及副中心城市,分别为11338.59亿元、11449.32亿元、7722.67亿元、10872.8亿元和6319.41亿元,而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仅为3418.97亿元和6114.3亿元,难以为成渝地区其他城市提供足够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这就使得成渝地区的中小城市产业发展不仅要紧密依靠重庆和成都两大核心,同时也要顺应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趋势,积极对接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同时东部地区具备资金、技术、经营和市场上的优势,依托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和配套其产业转移生产,有助于成渝地区全域全面融入全国大市场并统筹利用全国各类资源,激发全域性全要素发展潜能。

二是要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与重点培育引进。当前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在积极协同互动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但从全国和世界的发展经验来看,仅仅依靠汽车和电子信息两类产业难以有效满足成渝地区超亿总人口的就业需求。尤其是重庆市在确定2027年GDP和人均GDP分别突破4万亿和12万元目标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发展更多较大规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2021年浙江人均GDP为11.3万元,与重庆市2027年的目标接近,其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对重庆市今后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参考性。从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来看,重庆市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17.69%和19.04%。而浙江省的对应数据为6.43%和8.28%。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省的数据中,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就业占比分别为7.83%、5.09%、5.17%、10.61%、4.64%和11.99%,提供了不亚于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就业岗位数量。因此,重庆市在引领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在中心城区积极打造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更要在部分有条件的区县积极对接东部发达地区,适当引进培育纺织、化工和装备制造等有利于扩大本地就业需求的产业。

三是要以川渝毗邻地区为工作重点,共建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需要加快成渝双核相向发展,更要在毗邻地区合作上实现更大突破,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接受成渝双核辐射带动,打造一批“桥头堡”城市,进一步推动川渝两省市产业协同发展,更好激活西部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更好发挥重庆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在引领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占据战略主动。川渝两省市在毗邻地区已形成一批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共建一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具备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期基础。此外,以毗邻地区为重点,能够有效整合川渝两省市政策资源,充分利用四川省市场规模和重庆市直辖市独特政治地位,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资源落户,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优势和政治优势的有效结合。最后,毗邻地区产业配套基础相对较好,靠近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两大区域消费中心和交通枢纽,有助于落地产业及其产品缩短市场距离与降低运输成本。

二、政策建议

借鉴浙江、广东等地创新协作与产业转移的先进做法,以及总结重庆、四川两地共建双城经济圈的成功经验,为更好地推动川渝两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发挥重庆引领带动作用,建议如下:

一是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因地制宜承接产业。在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为重点,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相对充足和油气资源丰富的禀赋优势,重点承接东部地区的纺织、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天然气化工、先进材料等链条较长产业,有效提升本地就业供给。围绕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重点推动川渝高竹新区与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承接汽车汽配、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服务中心城区发展的配套产业,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和推动重庆都市圈建设。依托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加快泸州、永川、江津组团式发展,围绕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以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引进上下游相关企业,逐步培育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企业与研发中心,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能耗产业,通过数字赋能和技术改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

二是创新川渝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模式。充分总结川渝高竹新区合作经验基础上,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进一步探索跨行政区产业园区经营管理模式,整合部分区位相近、产业相似的合作园区,以“一区多园”“飞地园区”等方式共建升级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示范产业园区,完善信息对接、权益分享、税收分成、统计分算等政策体系,建立共同管委会,推动地方政府成立联合工作部门,完善协调沟通机制。

三是优化东西部产业承接合作机制。发挥川渝两省市要素成本、市场和通道优势,利用东西协作机制基础,会同四川共同面向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东部发达地区,借鉴浙江山海协作、广东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先进做法,总结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浙川纺织产业园、广安(深圳)产业园等川渝地区产业转移合作的成功经验,通过托管、共建等形式,争取上述发达地区以全链转移、部分转移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转移等模式,在川渝毗邻地区建设飞地园区,积极推动政府层面共同出资建立跨省投资平台公司与投资基金,并推动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充分利用东部地区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在东部地区既有园区建立研发中心、设立市场运营部门和成立区域性总部。

四是完善川渝毗邻地区金融配套和企业培育服务。依托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创基地,重点引进和承接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落地,大力加强对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投资等方面的资本市场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产业转移合作的金融服务和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加强在渝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具有行业引领性与区域带动性的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科研支撑,加速推动更多企业在渝上市和在渝创新。

(作者:姚树洁 欧璟华,分别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