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摘要】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守正创新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共产党人实现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的重要法宝。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坚持守正,牢牢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才能确保前进方向不偏航;坚持创新,善于顺势而变、随势而动,才能实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把守正创新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共产党人实现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的重要法宝。坚持守正,牢牢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才能确保前进方向不偏航;坚持创新,善于顺势而变、随势而动,才能实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有利于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内涵和本质,有利于增强守正创新的行动自觉,有利于推动现实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守正创新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守正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出鲜明的守正创新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哲学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其思想观点有着直接的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理论,在守正创新中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创立了具有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他们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参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崇尚自我意识哲学。但很快他们便意识到了黑格尔哲学的问题与不足,从黑格尔哲学的信仰者开始转向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揭穿这种投合耽于幻想、精神萎靡的德国民众口味的哲学斗争,使之信誉扫地。”②他们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深刻意识到了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的二元对立传统的不足,深刻意识到了近代以来哲学界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流派不过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深刻意识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保守倾向。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③由此,马克思基于实践基础,将实践视作从事实向价值飞跃的过程,真正打通了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念之间的二元对立,解决了哲学史上长期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难题,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追求自由的价值理想,摒弃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倾向,高扬人的主体性,突出实践这一人的存在方式,明确了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努力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紧紧抓住人类解放这一价值主题,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构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基石,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列宁在守正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作为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在长期的革命和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胜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列宁生活和革命的环境已经同马克思、恩格斯有着很大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主要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而列宁所在的沙皇俄国则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在这样的条件下,列宁坚持守正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创立了科学的政党理论,有效回答了先锋队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列宁哲学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哲学的党性原则,定义了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可以说,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时代化的成果,有力指导了前苏联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列宁主义守住了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住了“人的解放”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确保了社会主义原则方向立场没有偏差。列宁主义也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之“新”,在革命方式路径、哲学观点、政党学说等方面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在守正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之所以能够书写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通过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总之,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正是坚持守正创新的结果。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体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守正创新是实践观点的内在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革命逻辑,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规律。

守正创新是实践观点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征。守正创新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实践是从事实向价值飞跃的过程。人类把握世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事实判断,属于实然的维度,回答过去和现在已经存在和发生的事情是怎么样的问题;另一种是价值判断,属于应然的维度,回答未来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价值世界的意义只有在现实的存在中才具有现实性。人们正是借助实践活动,沟通了有限的事实和无限的价值,不断追求和呈现价值意义。可以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质,就是不断从实然的事实世界向应然的价值世界飞跃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和呈现真理的方式。真理从来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一个过程。真理是鲜活的、具体的,因而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条件,真理就有可能转化为谬误。实践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真理开显的路径。守正创新之“正”,不是具体的结论,而是已有经验和结论蕴含的真理。“正”之所以为“正”,就是相关内容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通过实践呈现出的真理。对待真理,我们要坚持“守正”的态度。

超越性和创造性是实践活动的鲜明特征。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具有自我意识,而作为本能存在的动物没有自我意识。主体性就决定了人要以实践的方式而存在,并借助实践将自我意识对象化而呈现。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实践性的存在,因而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因此,在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实践中,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超越旧的现存,并创造新的世界。守正创新之“新”,就是实践活动超越性和创造性的结果,是对“旧”的超越、完善和改造。可以说,人要想实现发展和进步,就要在实践过程之中推陈出新。要具有创新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守正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革命逻辑。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揭示出一个深刻道理: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要灭亡的,现实世界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处在生生灭灭的过程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之所以是新事物,是因为其代表了发展的趋势,是对既有旧事物的超越,这是新事物肯定性的一面。但是事物合理性展开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合理性不断生成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事物的现实性渐渐丧失,从而因为失去合理性最终走向自己的终点,会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这是事物否定性一面的必然结果。

唯物论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看待问题,辩证法揭示出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把握事物,就是要在过程之中把握事物,既要看到事物肯定性的一面,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条件、基础以及趋势和方向;也要看到事物否定性的一面,看到事物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做好迎接事物衰亡而产生的风险挑战的准备。但是,旧事物一旦成为了发展的禁锢和阻碍,往往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这就需要进行革命,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因此,唯物辩证法体现出鲜明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特征,强调开展革命性的范式转换,将现存世界革命化,不断地批判并改变现存事物。

守正创新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性逻辑。一方面,革命不是乱革一切、乱改一切,不是变乱一切事物和一切秩序。开展革命要坚持一个价值内核,并从其出发决定什么应该革、什么不能革。这个价值内核就是守正创新之“正”,是我们依据辩证法的基本逻辑开展革命时要坚守不变的内容。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揭示出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对待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要用创新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推出新成果,才能实现新发展、满足新需求。

守正创新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规律。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⑦正因为历史是一个发展前进的过程,因而在时间上和性质上存在新旧之别。守正创新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也是一个过程,有过程才会有新旧、有历史。因此,守正创新要求遵循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规律。

历史维度的守正创新,首先要守正,始终遵循历史规律。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术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⑧历史已经证明,符合历史规律才能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因此,坚持守正创新,就要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牢牢把握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绝不开历史的倒车,绝不逆历史趋势而行。

历史维度的守正创新,其次要创新,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性质是不变的,具体表现则是变化的。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只要把握了历史规律,就可以掌握历史主动,对未来发展作出战略性、前瞻性谋划;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战略策略,顺应历史趋势而为,不断使生产关系满足生产力的要求、使上层建筑满足经济基础的要求。只有坚持创新,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紧跟和引领历史潮流,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和新的境界。

守正创新丰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而守正创新鲜明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继承和超越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

守正创新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真理是客观的,而价值是主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主观或绝对客观的事物,任何一种现存的事物实质上都是主客观的统一。要想准确把握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具有客观性。真理同时是一个过程,总是在实践运动中逐步生成和展开。如果我们只限于对真理进行寻章摘句式的理解,那么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坚持和发展真理,要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实践中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价值是属人的,是人的意识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主观性。价值不一定完全符合真理,脱离实际的价值就会违背真理。只有通过实事求是,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真理和运用真理,用真理来规范价值,使主观性的价值逐渐符合客观性的真理,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守正创新体现了继承和超越的统一。党的思想路线既蕴含了继承的要求,也蕴含了超越的要求。所谓继承,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即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超越,就是不局限于已有的结论和固定的做法,敢于开拓创新。只有充分地掌握实际、了解实际,才能知道我们过去和现在有什么,才能为继承创造前提。实现超越要遵循规律,只有探索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掌握事物运动的趋势,才能明确超越的目标和方向。从实际出发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探索规律也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继承和超越的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继承和超越统一的过程。人类的一切进步发展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之上,任何发展成果都不会凭空而来。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相对稳定的传统,通过继承这些传统,才不会迷失方向。但是,人类又不能完全停留在既有的基础之上静止不动,要不断超越旧的局限和创造新的成果。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继承和超越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实现真理。

守正创新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党的思想路线回答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要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坚持守正创新,同样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实现守正创新,要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经过实践反复认识和比较具有正确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蕴含规律性的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真理性。对于这样的认识成果,我们一方面要“守正”,避免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另一方面也不能迷信,避免封闭僵化的教条主义。只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在实践中得出正确认识,进而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进步。

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客观实际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依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认识,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换言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在实践运动过程之中把握新趋势、探索新规律,才能得出新认识、解决新问题。

在坚持知行合一中做到守正创新

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特征,也是实现守正创新的重要路径。我们要坚持在知行合一中做到守正创新,推动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时代任务、时代要求,积极取长补短、互学互鉴,不断开辟各项工作新境界。

守正创新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学说,马克思主义以其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不断地在变革现实的实践运动中创造着人们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做到守正创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一方面,要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被继承和发展,都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变的是理论的具体内容,其随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创新;不变的是理论的价值内核,价值内核变了,就会失去内在规定性,从而背离自身。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内核,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坚守这一价值内核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变质、不变色、不走样。

另一方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坚信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因而,要想实现守正创新,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守正创新要牢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政治观、人生观、天下观等内容,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民族既在实践中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实践中塑造着中华民族,二者相辅相成。

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有些文化内容会“刻入”人的基因、“流入”人的血液,作为一种价值规范理念,世代流传不绝,不会轻易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时间检验,能够流传下来并且符合当代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文化内容,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要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如果不能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就失去了“本”,就没有了未来。因此,要善于在继承中实现创新,革除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继承有价值的内容,实现旧基础上的新创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守正创新要着眼回答当今实践的时代之“问”。实践是运动发展的,时代也是前进变化的,我们要想发展进步,就要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变化而创新。要想实现守正创新,就要牢牢立足实践,着眼时代之问,不断回应新关切、解答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创造新成果。

一方面,要牢牢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⑨守正创新的结果能否符合时代要求、解决时代之问,评判标准正是实践。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到实践中去认识时代、了解时代、分析时代,才能找到解决时代之问的“金钥匙”。任何脱离实践而形成的答案,都是不切实际和没有效用的。要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防止脱离实际,真正扎根实践、扎根实际。

另一方面,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封闭僵化。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有些理论放在将来可能正确,但放在现在并不适用;有些理论放在过去是真理,但放在现在就无效。着眼时代之问实现守正创新,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合当前的科学理论。既要防止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做超出时代阶段的事情,杜绝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也要防止在条件已经成熟时还无动于衷,杜绝固步自封与封闭僵化。

守正创新要兼容并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之“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⑩一种文明的发展终有其局限,只有做到兼容并蓄,开放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想实现守正创新,就要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⑪守正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回答实践之问、时代之问,以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葆创新的精神姿态,自信自强、踔厉奋发,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张恺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实践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0&ZD025)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9页。

②③⑤⑦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0页、499页、502页、540页、501页。

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592页。

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69页。

⑪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马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