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马克思主义 > 正文

重思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基础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研究和讲授辩证法的过程中,我感到有必要更加深入地发掘辩证法的实践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俄国面临着究竟走什么道路的难题:民粹派认为俄国有可能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痛苦而直接实现“农民社会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则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积极参与建设资本主义,最终自动实现社会主义。面对这一实践的挑战,列宁通过揭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的实践根源,强调辩证法的实践本性,论证了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趋势,回应了当时俄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毛泽东在潜心学习哲学的基础上创作了《实践论》《矛盾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掌握辩证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以革命实践推动历史进程。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局面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和挑战,我们共产党人更需要掌握辩证法这一思想武器,通过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定理想信念,接续奋斗、继往开来,从而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前提下,更加坚定地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是客观现实性与主体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反对片面地看待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以实践统一了客观实在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旧唯物主义不能把世界理解为由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的产物,因而只能从静止的、客体的方面去直观“对象、现实、感性”,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唯心主义虽然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仅从认识论角度孤立地夸大人的思维能力的独立性、先天性,从而否定了人的思维活动的唯物主义基础。说到底,二者都不理解现实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是人改造自然界、改造自身、改造社会,并进而形成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所面对的一切矛盾的总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以实践原则为建构原则,从而发展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和世界之间矛盾关系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实践性不止意味着必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指从实践出发理解和改造现存世界。辩证思维形成的基础是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对立统一,即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在实践中,人首先在观念中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以人的目的事先建构出理想的世界图景,并在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制定方案,进而付诸行动。这就是说,要辩证地理解社会历史进步过程,我们就必须首先认清人作为实践主体在改造客体世界中的能动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辩证性决定了共产党人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过程中的历史自觉与清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时刻怀有忧患意识,时刻不忘我们的革命者身份,勇立时代潮头,既不能犯命令主义的急性病错误,也不能犯尾巴主义的慢性病错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大势的基础上,我们既要立足当下,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又要放眼未来,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走在时代前列。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才锻造出了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是党历经百年沧桑依然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行百里者半九十。长远地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就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是确保民族复兴伟业如期实现的坚强政治保证。

实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统一的基础

辩证思维反对片面地理解现实的人的本质,从而开辟了哲学的新方向——以革命的实践实现人类解放。

辩证思维不仅以联系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及其自然起源的关系,它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在历史中不断走向社会化生存的未来。人怎样超出动物界,人就怎样进入历史,社会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确证。自从劳动使“人猿相揖别”开始,人的社会属性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深化而日益丰富,逐渐扩张、升华为人的本质性的主导方面;相应的,人的自然属性逐渐地退却,转化为非主导方面。辩证地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发展,就是既看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也看到人向着加深社会化程度、超越动物界的方向发展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从哲学上探讨个人自由,是从他1841年4月所写的博士论文开始的。这个时期,马克思对个体自由的探讨,还囿于抽象的、思辨的形式。到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已走出这种抽象性,提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核心命题。一打纲领比不上一个实际行动。实践中,人类为了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必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在改造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生物性的本能,创造出极为丰富多样的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由于共产主义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人类超越自然生存和个体生存的社会理想的达成要经过漫长的、崎岖的道路,其中必然要求有共产党人这样的觉醒者、先锋队——他们不仅能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而且可以牺牲小我,做到“我将无我”;他们不仅能够正确处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而且不惜甘当人梯,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坚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始终坚持“不负人民”。

质言之,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真正的革命者必然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能够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始终掌握历史主动,从而能够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求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缔造出惊天动地的历史伟业。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