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追寻“红色名村”,释放红色效应

人民论坛网评配图

6月17日,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日报社主办,大江网承办,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中共瑞金市委协办的“喜迎二十大——江西红色名村别样红”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瑞金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38家中央和省内主要新闻单位组成的采访团将深入南昌起义线、秋收起义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三线五区”的部分红色名村,追寻红色记忆、记录蓬勃新貌。

星散在江西大地上的红色资源,归集了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思想成果、精神成果和工作成果,是传承过去、记录现在和联系未来的桥梁。追寻“红色名村”的足迹,有助于讲好红色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奋进之能,让红色资源释放更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以“红色名村”为题,讲好红色故事。江西省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县以118处红色旧址为“现场课堂”,设计革命文化教育精品路线,创作一批红色文艺作品,努力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传承我们党的红色血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在思辨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红色名村”为材,助力乡村振兴。行走在江西大地的“红色名村”,很多地方将红色与绿色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红色资源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民宿纷纷开业,游客络绎不绝;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小村潭头村开起了“富硒食堂”,生意红红火火;在古田村,旅游高峰时,村民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卖到脱销……越来越多的“红色名村”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绿色产业融为一体,把红色旅游产业与特色种植、养殖等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旅游复合型产业体系。种种举措,激发了红色资源的“乘数效应”,助力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因此,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做强做优乡村红色产业链条,实现“红色品牌”向“红色经济”的蝶变,打造“红色引擎”,激活“红色动能”,让乡村振兴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图景。

以“红色名村”为魂,激发奋进之能。从安源工人运动到秋收起义,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开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红军长征,从赣南三年游击战争到上饶集中营茅家岭,走进一个个“红色名村”,聆听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不仅包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更标注出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境界、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续写着奋进传奇,是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之源,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和红色精神的感召下,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为“红色名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江山千里,必有其源;薪火相传,必有其本。让“红色名村”的红色基因流淌在民族血脉中,凝结在人民记忆里,跃动于生活实践中,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必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作者:马园园)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