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共青团要履行好全团带队政治责任,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新时代共青团必须切实增强为党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责任感使命感,构建育人全链条,传承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坚定政治方向是构建党团队育人链条的前提保证。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青年,党的一大专门研究了建立和发展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共青团必须时刻铭记由党缔造、与党同姓这一融入血脉的本源本色,引领广大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青年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和实际困惑时,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着眼青年的思想特点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是共青团矢志不渝的铮铮誓言。只有在思想上坚定与党同心同向的政治自觉,才能在根本上实现党团队协同育人。
投身民族复兴是构建党团队育人链条的实践载体。“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新时代共青团要自觉担当尽责,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勇做先锋队、争当弄潮儿,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也是推动变革的根本力量。唯有积极鼓励青年在实践工作中吃苦磨练、增长才干,让青年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攻坚克难、施展才华,才能真正锻造和磨砺团员青年,让经过共青团培养和推荐的党员发展对象质量高、成色足。各级党组织要支持共青团组织按照青年工作规律和特点开展工作,协力为青年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和良好氛围,在鼓励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党团队育人链条。
建强工作机制是构建党团队育人链条的重要抓手。推优入团和推优入党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发挥作用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党团血脉联系和育人链条的组织依托。新时代共青团必须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在培养中考察、在考察中培养,引导广大共青团员认真接受政治训练、加强政治锻造、追求政治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目标、为光荣。基层团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推优工作机制安排,坚决杜绝“入口关”把关不严、“重组织入党轻思想入党”等问题。要发挥扎根青年这一优势,把牢青年党员和团员发展的政治方向,加强规范推优入团和推优入党的流程,制定构建符合各级各类青年特点的推优标准,不唯成绩论、不唯票数论。要形成党团工作合力,推优工作过程中涉及到两级党团组织的,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积极指导与融入入党(团)申请、培养教育和推优考察等环节中,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全面考察,并以此为抓手贯通党员育人链条。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是一道人生向前、思想向上的光荣轨迹。面向未来,再立新功,新时代共青团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让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组织中受到不断深化的政治锻造,展现出中国青年和党的青年组织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作者:同济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 刘博)
本文系2021-2022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党团组织‘推优’工作协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YB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