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网络流行语背后的青年社会心态

【摘要】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以多重身份建构了无数社群,创造了许多与主流文化不同的数字生活。网络流行语是青少年数字生活的映射,也是代际交流的语言屏障和文化“围墙”。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话语风格体现在五个方面:埋“梗”的冷幽默、天书般的缩略语、庸俗的丧文化、直白的土味情话、精致的糊弄学。作为一种日常语言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自身会在社会交往中迭代,大多数流行语会脱落、转世,少部分会进入主流文化的话语系统,成为人类生活交往的常用词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流行语 代际交往鸿沟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流行语是青少年数字生活的日常交流语言,也是青少年网络亚文化中的典型景观。网络空间是技术主导的生活空间,青少年因接受能力强而获得较多赋权,他们更容易在网络空间内趣味相投,形成具有强大话语生产能力的网络社群。网络空间内青少年的语言天赋被激活,他们以无限的热情生产出海量的网络流行语。青少年网络流行语没有字正腔圆的播报,有的是鲜活的创造、诗意的情趣和大胆的宣泄,这些语言有清新、活泼、灵动、有趣的正向旨趣,也有叛逆、讥讽、低俗、灰暗的负面特征,都是当代青少年生活状况的反映,语言背后潜藏着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可以说网络流行语是青少年亚文化的典型景观,帮助青少年彰显个性特质、释放生活压力、建构身份符号。

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多元话语风格

青少年思维活跃、从容自信、特立独行,他们是社交媒体最忠实的使用者,也是网络游戏、网络学习、网络购物的最大用户群。互联网是个性化、平民化、生活化的空间,青少年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灵活地使用语言,从而使网络流行语呈现出求新、求变、求简、求快的特征。根据网络流行语的符号、语境、修辞等特征,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话语风格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埋“梗”的冷幽默。“梗”是故事、笑点、冷幽默。有的流行语起源于某位(类)青少年的人生故事,网友们从其故事中找出幽默的语句,然后将其凝练成网络流行语。当该网络流行语传播开后,流行语的“所指”会发生迁移;如果读者或听众不清楚其中的“梗”,那么就体会不到流行语中的智慧和情趣。比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很多调皮的孩子“宅”在家中上网课,他们智商超群、屡出奇招,为了逃避管束与父母斗智斗勇。神兽原本是中国神话中的动物,但在父母眼中,宅家的孩子们恰似“神兽”。如果不了解“疫情”“网课”的背景,网民同样读不懂“神兽”流行语背后的深刻内涵。还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打工人”“尾款人”等流行语,其中都隐藏着流行之初的各种各样的“梗”。

二是天书般的缩略语。网络交流是一种“类人际交流”,网友之间虽然使用的是文字符号、表情符号,但能够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情境体验。日常线下交流是互动的、有效的、私密的口语交流,网络社群中的交流是文字的、符号化的、半公开化的交流,网络社交需要提高文字输入速度、需要规避公共管理规则,因此缩略语成为青少年网络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永远滴神(yyds)、盛世美颜(ssmy)、真情实感(zqsg)、有一说一(uysy)、对不起(dbq)、C位等。缩略语输入迅速,但对社群之外的人来说,它们是天书般的神秘符号。在一些时事新闻、热点舆情的讨论中,只要升温的词汇成为敏感词,这个敏感词就可能“被缩略语”。敏感词的缩略语并非只是逃避删帖,它还创造了青年亚文化的协商风格,使网络流行语以妥协的方式在数字空间内传播。

三是庸俗的丧文化。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活、学习、交往中的逆境和不顺,此时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沮丧、悲观,甚至颓废、绝望的情绪,“丧文化”就是青少年社会心态在网络空间的折射。有的“丧文化”流行语体现出青少年的边缘心态,如“屌丝”“废柴”“生活太难,是我不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有的体现出青少年对生存现状的焦虑,如“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后还是咸鱼”等;有的体现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如“葛优躺”“佛系”“躺平”等。“丧文化”体现了青少年自嘲的精神。

四是直白的土味情话。土味情话“是一种以简短直接、幽默新奇的手法向心仪对象传达情感诉求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地对语言常规表达的创新和突破”。传统的“土味”是落后的、过时的、廉价的、不合潮流的乡土气息,青少年心中的“数字土味”则是“合潮流的逆转”,是大胆的、直白的、难为情的直抒胸臆。如“何以解忧,唯有抱抱……抱你”“你是哪里人?——杭州人。——不,你是我的心上人。”“你最近是不是又胖了?——没有啊,为什么这么说!——那为什么在我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五是精致的糊弄学。互联网推动社会关系的网络化,网络成为整个社会联系的纽带,越来越多的人感叹:“见面时无话可说,网络上无话不说。”数字交往放大了青少年的社交圈,他们依据不同的“兴趣”组成多元的、多重的社群。网络社群是兴趣的社群、话语的社群,话语是网络社群的“社会资本”,成员的发言和表态就是为社群贡献资本。社会资本雄厚的社群最活跃也最有价值,因此,网络社群总是鼓励网民积极发言、敢于表态。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人们的发言和表态总是有所顾忌,因此敷衍、搪塞、圆场就成了糊弄的手段。起源于豆瓣小组的“糊弄学”,是青少年抗拒社交恐惧的良药,它以规范的、经济的“糊弄语”,回避表态、推掉邀约、拒绝苛求。豆瓣小组“糊弄学”总结出一个万能的“糊弄”句式,它的基本结构是“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感叹词”,其中感叹词有:晕,我天,啊这,不会吧,我的妈,哎,真是等。糊弄学是青少年数字生活智慧的产物,是“弄弄子们”在人情社会进行的自我保护,糊弄学既照顾了交往对象的尊严和体面,也给自己留下了放松和回旋的空间。

语言铠甲与日常交往中的代际鸿沟

在传统文化和成人文化的记忆中,青少年是被教育、被规训、被引导的对象。人们最经典的童年印象是:坐在星空下、谷堆旁,听长辈们讲过去的故事。数字技术颠覆了人类文化启蒙的环境,青少年成为数字空间的“原住民”,他们自己创造了童年的数字记忆,甚至在屏幕前教长辈们上网。“趣味相投”的青少年组成网络社群,网络流行语成为他们的社会“纹身”,成为他们社会交往的坚硬“铠甲”。当主流社会、成人世界不了解这些流行语时,代际交往之间就会出现巨大的交往鸿沟,这种鸿沟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而且体现在心理上、精神上。

语言鸿沟是浅表性鸿沟。网络语言带有很多“梗”,如果无法理解这些“梗”,成年人很难真正与青少年交流。笔者2020年曾组织过一次新闻传播读书会,其中一个板块叫“媒园聊斋”,要求学生谈一谈最新的新闻传播现象。有学生发来“凡尔赛文学”的选题,听着学生评述网络中流行的“低调的炫耀”时,笔者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巨大的语言障碍和交往鸿沟。当二次元、凡尔赛、UP主等流行词汇进入日常交流时,疏于上网和学习的成年人会在年轻人面前显得茫然。

心理鸿沟是中层鸿沟。日常语言是社会心理的外部表达,语言鸿沟的下一层次就是心理鸿沟。成人世界掌握了主要的社会资源,主导着社会发展方向,习惯于用“过来人”的口吻,对青少年实施话语霸权。当代社会是一个加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世界既五彩缤纷又错综复杂;青少年处于事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他们需要扮演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需要承担快节奏所带来的社会风险。青少年缺乏应对压力和风险的经验和资本,当他们无法纾解升学、就业、情感等社会压力时,心理上就会产生疲惫、无助、厌倦、委屈、迷茫等感觉。“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思维在幕后工作,但其结果却时不时显示在屏幕上。”心理压力最直接的反映是语言,网络流行语正是青少年心理压力在语言屏幕上的不时显现。屌丝、废柴、佛系、躺平等流行语出现在不同年份的不同语境,但它们反映出的青少年社会心理是相似的。成人世界需要理解青少年的边缘困境、社会焦虑和成功渴望,看到吐槽、恶搞、反讽、自嘲等背后不甘平庸的心,这样才能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心理世界。

精神鸿沟是深层鸿沟。人是社会情境的产物,不同时代的社会情境,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质。“90后”“00后”的青少年成长在开放的数字环境中,他们深谙网络游戏、社交聊天、网络购物、网络学习等网络服务,是当代数字生活最主要的体验者、创造者。青少年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思想境界变得更加独立、开放、新潮,他们渴望自由、向往乌托邦,对严肃、僵化、保守、说教有着天然的抵触;他们对“内卷”的调侃、对“996”的讨伐,体现的是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情绪。日常交流语言能够“用软弱的人性掩盖严酷和残忍”的现实关系。“努力未必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一个人快活,二个人生活,三个人就是你死我活”“表面都是心连心,背后都是玩脑筋”,这些看似诙谐幽默的网络流行语,背后隐藏着青少年对现实的尖锐批判。当代青少年亚文化的合理成分,最终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文化的有机元素。

青少年网络社交具有更强的圈层性、独特性,他们“一言不合”就可能将成年人“拉黑”。只有走近他们,才能融入他们。成年人正在努力地破译数字交往密码,期望通过话语共振引导青少年亚文化。父母接受“文化反哺”,化解家庭冲突;老师借助网络资源,活跃教学氛围;政府部门使用网络语言,赢得民意支持。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是文化系统的两个部分,当社交坚壳被软化、文化挡板被拆除,代际之间的交往鸿沟自然会被跨越。

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脱落、转世与净化

流行语是特定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是最鲜活有效的日常交际工具,也是特定群体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记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无限活力,流行语也一茬接一茬地出现,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等。青少年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他们思想解放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流行语是他们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重要方式。霹雳舞、喇叭裤、卡拉OK、侃大山、原装爷(童身男子)、小蜜等,都曾是时尚青年语言特征的标志;潇洒走一回、我想有个家、爱你没商量、过把瘾就死等更是那个时代青少年社会心态的缩影。

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比前辈们更乐观向上、特立独行,他们愿意以更轻松、更时尚、更幽默的方式看待世界。日常交流语言本身就直观形象,网络的超文本、群集化的阅读体验,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语言创造天赋。青少年网络流行语大多诙谐幽默,这些幽默富含深意且带有人情味。像“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蓝瘦香菇”之类流行语,不是青少年刻意地打哑谜、制造语言障碍,而是在特殊的网络环境、时代语境下的一种即兴创造。日常生活交流包括很多炫耀、粗俗的话语,但“粗俗不是源于姿态和用词的大众特征,而是源于中产阶级侵吞的和得到的那种日常生活:一种涉及钱、衣服、行为和欲望的‘现实主义’”。粗俗不仅是一种社会学现象,也是一种道德和审美标准。今天流行的“凡尔赛文学”,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然它也需要主流文化去感染和引导。

日常交流语言是群众的生活语言,它与规范的书面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历来的俚语、俗语、流行语,均有不同程度的陈词滥调、低俗媚俗,但它们却体现出下里巴人的生活智慧,帮助饮食男女有效地完成了日常交流任务。青少年网络流行语不是一种新的语言,它没有改变语言使用的基本规则,只是对词汇的位置、概念的所指进行了创造性使用。“尽管巨大的技术进步环绕着日常生活,渗透到了日常生活里,尽管各种压力不计其数,但是,实际情形的变化却是非常缓慢的。”网络流行语是青少年在数字交往情境下的创造,它是数字化时代青少年日常交流、交往的语言,具有娱乐化、碎片化、情绪化的特征,但却帮助青少年生动有趣地实现了社会交往的任务。网络流行语背后潜藏的生活寓意,是每一代青少年都会碰到的“成长烦恼”,只不过在不同的语境下被每一代青少年换了不同的语言“马甲”。今天,大量网络流行语被青少年创造出来,但它们很多在时光隧道中自行脱落,部分流行语被重新包装,少数流行语也会进入主流文化系统,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规范用语。如“给力”“吐槽”“逆行者”“直播带货”等,已经“破圈”成为普遍接受的公共语言,它们完成了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型的过程,丰富和推动了社会语言的发展和进化。

批评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夸饰浮泛的语言表达,标新立异的组词造句,虽带有自嘲和反讽之意,但并未输出正确的、严肃的价值观念”。网络流行语更多是一种日常社交语言,它接近于现实中的人际交流语言,因此无法用规范语言和正统价值去简单衡量。当然,青少年网络流行语会有低俗和越轨之处,有的流行语会挑起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的对立,破坏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共识。关于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建议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大部分用理性语言引导,一部分用道德手段约束,少量用法律手段制止。首先,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提供理性讨论的话语样板。社会要打破信息茧房,降低话语风险,鼓励理性发言。其次,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通过群众监督抵制庸俗话语。网络流行语确实有炫富攀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内容,CP粉(由“couple”引申而来)错把明星当“情侣”,常在饭圈中制造流行语大战。很多网络流行语的失范并非是语言问题,而是语言背后的社会问题。道德可以规范语言行为,但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当社会问题化解了,道德的约束力自然会提升。最后,发挥司法的规范作用,清除越界的网络流行语。少数网络流行语背离了交往原则,越过了伦理和法律的边界,成为一种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有的流行语背后有资本和权力的推手,它们极容易带偏青少年的价值观。对触及法律的网络流行语,要严格依法进行规范,通过执法宣传法理,切忌简单棒喝、粗暴删帖。

网络空间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数字空间,它是线上线下融合、传统和现代调和的产物。青少年网络流行语是当代社会情境的产物,是青少年数字生活和数字交往的客观反映,也是青少年亚文化在网络语言中的体现。网络流行语背后潜藏的是一代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追求,他们打破旧规则、创造新秩序,为语言增添了趣味审美和批判精神。对于网络流行语中的负面效应,社会应该客观对待、理性引导,防止青少年逃避公共责任、进入饭圈世界。作为一种日常语言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自身会在社会交往中迭代,大多数流行语会脱落、转世,少部分会进入主流文化的话语系统,成为人类生活交往的常用词汇。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体系与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ZD0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②[法]亨利·列斐伏尔著,叶齐茂、倪晓辉译:《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③张守志:《网络流行语书写互动也要创造积极的社会价值》,《辽宁日报》,2021年7月22日。

④杨长征:《80年代前后的北京青少年流行语》,《青年研究》,1993年第1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谷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