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四化协同加强“红齐小区”建设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今年以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理念,抓住全省中小城市党建工作试点机遇,以“红心向党,齐心为民”“红齐”党建品牌为统领,从体制机制上“动刀”,在基层治理上“发力”,着力构建以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多种群体力量广泛凝聚、多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探索打造城市版“枫桥模式”。

企业微信截图_1651135102488

小区党组织实体化。一是向下延伸让支部“建起来”。坚持“支部建在小区上,小组设在楼宇中,网格划进楼道里”的思路,以社区自管党员、离退休党员、农村进城党员为主体,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小区,建立179个实体化居民小区(网格)党支部,划分2557个楼道网格,组建976个楼宇党小组,选配1581名楼道党建联络员,推动社区、小区(网格)、楼宇、楼道四级组织一贯到底,打造起“根系发达”的城市基层党建体系。

二是定责赋权让支部“实起来”。制定“1+7”系列文件,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章立制,赋予小区(网格)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考评在职党员、考核物业服务企业等权力,为小区(网格)党支部由“虚”转“实”提供制度支撑。采取社区工作者下沉、退休“返聘”、公开遴选等方式,选优配强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建立流动党员、在职党员、无职党员3本台账,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提高小区(网格)党支部凝聚力。建立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至少包联5户群众。

三是多元保障让支部“强起来”。县财政列支5000万元预算保障小区(网格)党支部建设,让支部“有权管事、有人干事、有能力办事”。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机制,每月发放基础工资,根据考核等次发放绩效报酬,并为每名支部书记购买意外保险,免除“后顾之忧”。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每个支部拨付1万元启动资金,每年配套不少于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每年拿出不少于30个名额在小区发展党员,推动党组织在小区“生根发芽”。

小区力量整合系统化。一是上下联动“添动力”。组织100余名社区工作者定岗小区(网格),下沉担任小区(网格)支部书记或联络员,统筹开展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开设社区基层治理专岗,公开选聘优秀青年人才到社区工作,保证每个社区专职人员达到12人以上,分设组织、纪检、政法、宣传、统战专员,让党的工作部门在基层都有“腿”。

二是共建赋能“聚合力”。以“双报到”为载体,建立治理、防疫、创城“三合一”长效包联机制,26名县级领导包片区、20名街道班子成员包社区、114个部门单位定点“挂钩”299个居民小区,由面及点、一包到底,实现力量持续下沉、资源精准投放。开发“红齐先锋”系统,包保单位每月牵头领办小区民生实事,小区、社区、单位“三方联评”党员履职情况,推动报到常态化、具体化。三是创新载体“注活力”。深化街道社区与快递物流网点党建联建,引导党员快递小哥和物流个体户到社区报到,纳入邻近小区(网格)党支部进行日常联系服务。疫情期间,“红齐小哥”志愿服务队义务参与运送防疫物资90余次,为小区居民配送蔬菜6000余斤。

小区治理机制科学化。一是居民“有位”促自治“有为”。围绕解决好居民身边关注的“芝麻蒜皮”小事,建立党组织领导的小区议事协调、协同处置机制,搭建“4+X”议事平台,实行“居民提事、楼宇听事、支部议事、民主定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做到“小事支部办、大事社区结”。制定维修资金使用和管理简易办法,引导小区业委会开发停车位、公共用房、电梯等资源,党组织“喊号”业委会“打夯”,各种力量“一起干”,激活小区自身建设“干细胞”。

二是物业“归位”促服务“到位”。加强党组织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统一领导,建立“红蓝黄黑”四色物业评价机制,小区(网格)党支部每月向社区党委汇报1次物业管理相关工作,每季度牵头组织居民代表对物业企业考评1次,对综合评价连续2次在60分以下的物业纳入“黑榜”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按程序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在支部牵头下,已为23个物业投诉率高居不下的小区更换了新物业,其中御景城小区更换物业后,实现了从每周上百起物业投诉到连续“零投诉”的大转变。三是执法“下沉”促管理“提升”。推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向小区(网格)延伸,在社区、小区设立执法派驻站(点),按照“一社区一民警、一小区一力量”的原则,指派公安、综合执法等执法力量“驻站守点”,接受社区、单位“双重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处置违规违法行为,解决社区管理的“盲点”问题。聚焦群众关切,联动开展“12345”物业投诉专项整治行动,对违章搭建、毁绿占绿以及物业不作为、乱收费等问题集中整治,解决基层治理难点堵点。

小区为民服务常态化。一是打造“红色阵地”。投入500余万元,建设小区“红齐驿站”150余处,配建15处社区食堂和托管课堂,打造16处“红齐菜管家”智慧便民店,将居民议事、短时休闲、应急服务、快递暂存、物资采购等便民服务功能推送到群众“家门口”。在中央城、绿城等5处“红齐驿站”试点“政务服务进小区”,提供养老保险年审、生育证等10项公共服务全程免费帮办代办,以办理生育证为例,居民早上将办理资料送到驿站,晚上下班回家即可拿证。

二是建强“红色队伍”。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支部牵头把防疫中涌现出来的热心志愿者们组织起来,登记造册,授旗命名,建立一支小区志愿服务“常备军”,目前已成立“红齐小区”志愿服务队伍135支,吸纳固定队员1600余人,打造起成建制的群防群治力量。深挖群众身边的“手艺人”,组建修理队、理发队、看护队等小区特色服务队伍78支,绿城小区党员志愿者每周三、周五为居民免费理发、修车、义诊,已累计服务450余人次,深受群众好评。三是做活“红色服务”。开发“齐享”公益岗,支部牵头帮群众“找活干”,面向困难群众在小区设置保洁、保安、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帮助6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发党员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平台,携手教育基地、商场超市、旅游景区等“红色合伙人”合作打造“志愿奖池”,推出教育学习、生活优惠、实物奖励等多种兑换形式,党员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优惠,源源不断释放党建“红利”。(齐组轩)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