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阐释理路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及其实践成果与发展模式的总结凝练和全面阐述,是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处理好原则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阐释上,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和“宏观主导—中观布局—微观细化”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语阐释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是在新时代对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旨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理解与精神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阐释”的现实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阐释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逻辑的延续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信念上建构了“四个自信”;在发展实效上推动中国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在发展原则上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的基本逻辑。在微观层面上,人民生产生活及建构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一种不断生成、逐渐积累的话语系统。因此,它能够作为一种公共意识的载体,体现出生活化的特质,并在常态化运用中不断扩展。“意识形态不是本体,而作为意识形态世俗基础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本体和根基,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真实寓所。”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宏大叙事要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建构的话语系统为基础,汇聚、凝练出独特的话语内容。在中观层面上,人民的正向实践在各个领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有的发展模式,取得中观领域的重要成就,在这一层面上所汇聚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交织。在宏观层面上,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及其实践成果、发展模式的总结凝练和全面阐述,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新发展。这一层面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呈现出抽象性、理论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阐释遵循“宏观主导—中观布局—微观细化”的基本逻辑。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及其所对应的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和权威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底色,发挥话语阐释的主导作用。宏观层面的阐释同中观、微观层面相比较为抽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话语的对应阐释,由于其涵盖范围之广、思想内涵之深,虽然就其自身而言难以作出具象性的阐释,但能够通过立场、原则的主导,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中观、微观层面阐释的旗帜。在中观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应的话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领域性细分,这一层面的话语阐释依然带有部分抽象性,更为突出系统性和专业性,与此同时,中观领域是连接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的重要空间,是话语抽象与话语具象的核心地带。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进现实生活,是话语阐释充分释放的主要平台,这一层面话语阐释的主要特点就是具象性与生活化,但是由于话语接受者自身所具备的物质条件、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阐释在不同阐释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阐释方式和具体内容也存在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与阐释的辩证关系。如果说话语生成为话语阐释创造基础性的材料与内容,话语阐释便是这种材料和内容的整合、加工与再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与主导模式,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正是这种实践的“合力”创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空间与生成方向,也正是因为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阐释的主导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阐释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话语阐释,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理论阐释与现实实践相结合、话语生成与话语融通相结合,通过有立场、有新意、有精神的阐释活动“到群众中去”,实现“否定之否定”的“生成—阐释”过程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深入人心。

一是物质文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阐释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体现出领导有力、制度完善、所有制高效、分配公平、关系合理、融入国际、绿色健康的特点。“经济稳定发展是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政治稳定的基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长期稳定,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

二是政治文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阐释的政治前提和基本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发展中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制度自信,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更要通过坚守政治红线、把握政治方向、贯彻政治原则,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刻上鲜明的人民烙印。

三是精神文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阐释的灵魂引领和精神主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是治党治国的重要保障”,必须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文化领域才不会乱象丛生。

四是社会文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是中国话语阐释的民心保障和意见平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以社会和谐为目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民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五是生态文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话语阐释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质上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要求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话语阐释的价值向度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话语阐释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去意识形态化”的阐释,而是具有鲜明价值立场与价值原则的阐释活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应该自觉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地位,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该自觉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和话语意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话语阐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处理好原则性与自由性的问题。

原则性与自由性的统一。所谓原则性,就是阐释者在话语阐释的过程中要严守价值红线,不能脱离、更不能违背党性原则去谈问题,不得违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所谓自由性,就是在进行话语阐释时不能鹦鹉学舌,更不能机械性重复,阐释者的使命在于对阐释内容进行创造性重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独特魅力,进而凝聚共识,让公共意志的“合力”推动历史发展。

列宁指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背离了原则性,阐释者就违背了自身的使命;而背离了自由性,阐释者就缺失了自身的价值。唯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合理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容与实质。

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阐释的价值向度。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就前者而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既是阐释价值的内容本身又是其导向。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真理力量使阐释者得以“服”人;另一方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厚重的历史感与鲜明的时代性“感”人。对后者而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阐释活动,要以阐释内容为载体,不是将人民性强行“灌输”进政策方针,而是要从伟大决策与伟大格局中挖掘其扩展性、丰富性、包容性,使之深入人心,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其价值阐释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到世界发展,从理论凝练到理论传播,从制度优势到制度自信,从中华文化到世界文明,从本国语言到世界语言的基本话语路径。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价值宣传好、阐释好,并充分实现核心价值的世界认同和文明互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核心价值不断凝练的必然要求,是阐释主体的阐释话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必要过程,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必要举措。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

⑥人民日报理论部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⑦吴学琴等:《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⑧周峰:《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意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5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