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经济社会要高质量发展,人才是重点。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科技创新要具有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科技创新同步实施、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需要各方面人才作为强大支撑。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4日在南京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由此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迫切需要各路英才汇聚于此,成为共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要想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首先要从生态保护抓起。因此,长江经济带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环境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今年3月1日实施的《长江保护法》,适用的范围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长江经济带,而是整个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指由长江干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集水区域所涉及的区域,涵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并增加了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共涉及19个省市。同时,这也意味着长江保护应该从源头开始,让一江碧水向东流,永葆母亲河的生机活力。

没有长江的大保护就没有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离开了各类人才的助力,就实现不了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宏大目标。《长江保护法》的出台,重点解决了以往长江保护管理体制中“九龙治水”的顽疾,强调坚持全流域合作、协同保护,通过国家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建立起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长江流域管理体制,整合干支流、左右岸和上中下游治理能力。这为长江流域正确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依据。通过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鼓励技术创新等绿色发展途径,强力推动长江流域科学、有序、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次召开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5年多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机盎然。“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凸显了“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宗旨。大江奔流,青山含笑。长江经济带及长江流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层出不穷。生机勃勃的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24.88万亿元,同比上升14%,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6.9%。这份喜人的成绩单,不仅凝聚了各级政府和人民对长江共同守护的力量,更加体现了他们对绿色发展的初心守望,也是各种人才作为奋斗主力军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长江源远流长,发展任重道远。从巴山蜀水到锦绣江南,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保持耐心和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定能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今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当前,各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高度,不断在育才、选才和用才上下功夫,丰富人才资源总量,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引才、用才、爱才、留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笔者认为,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破除思维定式,科学规划人才战略顶层设计。以“三顾茅庐”的诚心和恒心,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开拓引才思维方式。要善于利用第三方引才机构,利用市场化方式去引进我们需要的人才,打造实践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格局。

二是遵循科学规律,谋篇布局,精准引才。以真情诚心缔造才尽其用的用才生态,构建引才优质平台。根据人才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发挥人才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把人才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配合,发挥人才优势,赋能人才价值。

三是营造爱才惜才环境,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以“公开公平公正”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破除评价壁垒,构建人才发展成长和治理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决杜绝唯论文、唯学历的评价机制,不拘一格呵护各种人才成长和融合发展。

四是精准服务人才,春风化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暖心服务”打造胜似故乡的热土,心手相连,共同奋斗。人才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生态竞争,是体制机制的竞争,是生存和工作环境的竞争。引才的归途在于最大化地发挥人才价值。

五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德才兼备,方能行稳致远。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尤其是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合格的领路人,倾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人才定义为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曾因“为院士让座”“躬身为科学家颁奖”而获广大人民群众点赞。从党的十八大“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到党的十九大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从各行各业不拘一格选人才到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站在“十四五”规划新起点,我们应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推动各类人才把更多创新成果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航母”行稳致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消除制约阻碍人才发展的围栏,给予创新人员更多追梦的自由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创新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而凝聚成一股由全国人民组成的奋斗伟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让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作者系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