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调查研究 > 中国经验 > 正文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要“硬联通”也要“软联通”(2)

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是建设基础设施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地理规划、贸易标准、金融与税收、海关合作、社会保障,投资纠纷处置和审计监管等相关层面的规则标准。实现“软联通”,就是要通过推进实现“多方认可的企业、商品、职业等领域的行政认证制度”,简化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流通手续,节约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便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涉及社会多元的利益相关方,项目投资周期长、资本回报率低而且容易受到政治和经济风险影响,需要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商议形成规则标准,共同参与建设基础设施,共同享有互联互通带来的收益,建设互联互通的多边合作机制,既能实现合作项目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收益性,又能长久地实现所在地区的和平发展。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规则标准“软联通”,应当合法经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与“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行动,帮助实现相关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公平与繁荣。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要“硬联通”,又要实现“软联通”,不仅要将畅通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与资源流通,也要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优化调整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使“一带一路”成为促进世界人民公平获益的机遇与繁荣之路。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克]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