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 正文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 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青春密码文章插图(加网信办)7.9(1)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专题

作者:王岩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访问教授

历史必然向世界历史转变、历史必将成为世界历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贯主张。沿着唯物史观所指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于社会化的人类,一方面,深入“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世界历史生成的终极原因;另一方面,从“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出发论证了世界历史的共产主义旨趣。马克思恩格斯就曾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据,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国际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世界性。马克思恩格斯坦言道:“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这种与生俱来的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折射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争取自身乃至全人类解放的目标取向。

中国有句古话,“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中国共产党作为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不仅注重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把握时代发展潮流,而且善于从世界发展大势的视角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说,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洞悉历史兴衰、体察世界大势的独特精神特质密切相关,更与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历史大势的先进品质和优良传统密不可分。

其实,早在建党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们就已经将中国的前途命运纳入世界历史大势中予以考量。李大钊曾从俄国十月革命所引起的世界革命潮流出发,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寄之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1919年7月,年轻的毛泽东借《湘江评论》创刊之际抒发了世界革命浪潮下挽救民族于危亡的远大志向。他在创刊宣言的文末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十月革命的胜利,铸就了社会主义的勃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世界大势中应运而生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世界革命论为核心的“世界的中国”观,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认识。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详细阐述了“两种世界革命”理论,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在他看来,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意义、阐释中国革命的任务和使命,都不能脱离世界革命,并最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当时美苏争霸并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会谈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明确表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这一战略构想旨在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构筑冷战背景下中国安全方略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基石。

1978年以来,中国久已关闭的大门缓缓向世界敞开。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洞察国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多次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的有利时机,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贫穷落后,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都要有对外开放的胸襟和自信。正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由此掀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苏东剧变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各国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明确提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从而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加强了中国同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既看到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带来的机遇,又目睹了局部冲突动荡造成的不安,从捍卫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高度,呼吁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既深谙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又洞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乏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雾霾仍未彻底消散,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亦明显增多。我们不禁要问:在世界市场的海洋中,面对一次又一次难以预见的漩涡风浪,是畏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是:“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近年来,为了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党和政府下大气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敞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更加主动地深化对外合作,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增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以期更好地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诚然,这些务实性举措也使得中国与世界大势交融互联、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