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 正文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 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青春密码文章插图(加网信办)7.9(1)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专题

作者:林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一直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消除贫困、促进民生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防止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在凝心聚力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经历了1978—1985年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86—2013年的区域扶贫开发阶段、2014年至今的精准扶贫三个阶段。随着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强,尽管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但减贫速度却不断加快。据专家测算,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我国年均减贫速度低于3%;90年代,年均减贫速度低于4%;21世纪的头10年,年均减贫速度约为10%;2011—2020年,年均减贫速度超过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先后7次召开全国扶贫工作座谈会,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例如在精准扶贫阶段,实施了特色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补偿、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措施,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脱贫攻坚成果。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减贫人口达7.7亿,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9年底的0.6%;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且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农村地区基层治理方式和治理水平得到改进和提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构建覆盖全民、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使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基础民生(或称底线民生)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时,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做法,稳定了参保人群和社保待遇。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均超过2亿人。

进入新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和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趋势,民生方面将面临巨大压力。如何未雨绸缪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保障发展型民生,就要求顺应新发展格局,一方面,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财富和社会再分配力度,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进而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