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乡村振兴 > 美丽乡村 > 正文

打造秀美村庄 留住徽风皖韵

——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察

核心提示: 截至去年年底,安徽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认定美丽乡村示范村(以行政村为单位)1612个、重点示范村544个,一大批和东山村一样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江淮大地上遍地开花,成为群众向往的幸福宜居家园。

1

 错落有致的房屋、整齐划一的小区,构成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美景。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展现出新农村美景。 李龙 摄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四月,漫步在安徽黄山市潜口镇东山村,风景宛若水墨画般秀美,山野田间,秀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东山村村民们趁着春光正拾掇着自家的菜园、果园、花园,推进多景合一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走在崭新的村道上,民居各有特色,花圃清新雅致。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安徽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认定美丽乡村示范村(以行政村为单位)1612个、重点示范村544个,一大批和东山村一样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江淮大地上遍地开花,成为群众向往的幸福宜居家园。

改厕治污,让环境干净起来

“以前生活垃圾都是随处乱倒,天气一热便臭气熏天;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了垃圾桶,每天都有保洁员来清运垃圾。”东山村村民鲁继肃满意地说。

和鲁继肃满意村里的环境相似,与东山村相距近200公里的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东垅村村民张长海对自家改造的卫生厕所也非常满意。“原来厕所就是臭嘛,有苍蝇不卫生。现在厕所干净了,有水冲,粪污接到化肥池里,定期也有人来清掏。”张长海说。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安徽省立足当下群众感受最深的如厕难和村庄脏乱差问题,持续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厕所革命”、污水治理为重点的“三大革命”,切实打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补齐短板。

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期间,已累计完成自然村改厕258万户。其中19个一类县(市、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59个二类县(市、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5%以上。在32个县开展了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建设,在其他县开展了试点示范,从体制机制上,探索解决厕所坏了无人修、粪污满了无人掏的问题。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完成289个非正规堆放点整治任务。全省已建和在建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188座,实现全覆盖。

多元投入,有了钱才能把事情办好

一条条整洁的农村水泥路、一排排修剪整齐的绿植,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像城里的小区一样整洁美丽。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亮起,照亮了人们饭后散步的道路,也照出了孩子们快乐追逐、奔跑的身影。

“这几年村里大变样,路通了、灯亮了,这个大广场也让我们晚饭后也有个好去处。”正在跳广场舞的村民黄南珍高兴地说。

为了维护整洁的村容村貌,温桥村几经会议研究最终决定,倡导每户根据家庭情况每年自愿缴纳150元,家庭困难人员可不用缴纳。

和温桥村一样,安徽省部分地区探索村庄人居环境领域适当付费机制。如天长市李坡村推行“一人一天一毛钱,干干净净一整年”,探索开展垃圾处理付费机制。五河县自2019以来收取“一人一月一元钱”的垃圾保洁服务费,累计收到1312万余元,全部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安徽省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PPP项目、村民缴费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据统计,2018—2020年期间,安徽省累计实施“三大革命”PPP项目61个,总投资232.3亿元。

动员群众,从自家庭院做起

阳光映照下,挂在大门旁的“美丽庭院”奖牌闪闪发光,霍山县下符桥镇下符桥村村民戴立如每天都要细心地把奖牌擦拭一遍。“我们家可是‘五星’的‘美丽庭院’,而且是镇上第一家挂牌的,这可是我们一家人的荣誉!”话语间,戴立如脸上满是自豪之情。

下符桥镇以“美丽庭院”创建为载体,大力引导群众参与其中。村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摒弃日常生活陋习,大大地改善了乡村环境面貌。

说起发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合肥市肥东元疃镇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沿河而下打捞河面漂浮物,清理河道垃圾,为元疃大河“换装整容”。“党员先锋志愿者+村民组长+村民”的人居环境管护志愿小分队,是元疃镇三合社区发动群众的新模式。同时,该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做好“门前三包”,配合保洁公司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了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

为了更广泛的动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东山村还成立了“村容村貌提升队”“环境整治卫生队”,并根据工作表现按月发放工资和奖励,使村民参与村庄清洁的热情格外高。

据统计,村庄清洁行动启动以来,安徽省1.5万多个行政村发动了春夏秋冬等多轮清洁战役,累计发动3047万余人次参加行动;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122万余次,清理村内塘沟65万余个、农业生产废弃物717万余吨、乱搭乱建107万余处、废旧广告牌186万余个、无功能建筑1500多万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卫生习惯逐步改善。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