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菏泽9月18日讯(赵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更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这也给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快同步推进基层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助力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于9月16日至9月18日,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赴菏泽市开展基层治理专题调研。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深入菏泽市定陶区,一线走访了有关社区、企业、学校和乡村之后,于9月18日上午在当地召开调研座谈会。定陶区区委书记、党校校长聂元科在座谈会上说: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提出“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抢抓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后来居上、跨越发展之路。
聂元科书记感慨地谈到:在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我们跨越62个位次,进入全省进步县前10强第二名,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区”,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结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各位专家、各位教授关心关爱的结果。最后他表示,希望调研组专家能够为定陶区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多提出宝贵意见。随后定陶区各社区和相关单位逐一介绍各自基本情况,并与调研组专家就基层治理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张俊伟认为,杨店社区、梁堂社区和茗嘉兴食用菌合作社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从而把松散的农民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发展、治理的合力;二是注重坐实集体经济,在土地运作、整体搬迁、社区重整的过程中,通过预留部分集体用地、集体资产的办法,使社区获得了部分租金收人、土地租赁收入,为小区的公共服务提供了财力支撑;三是注重发展成果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无论是做实集体经济,改善公共服务,还是吸纳农民参加合作社,帮助贫困户精准扶贫,都体现了发展成果共享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周庆智表示,定陶基层治理创新对全国具有样本意义,其中,定陶基层治理的理论意义在于,以人民福祉为中心,把政府治理、社群治理、市场治理建立在党的领导和法治基础之上,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定陶基层治理的现实启示意义在于,只有在党建引领下,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构建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建设教研室主任、研究员马福云谈到:多年来,土地被视为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民失去土地引发社会风险的担忧使得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有限。而在菏泽定陶区的调研过程中,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南城、杨店和梁堂社区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尤其是梁堂社区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村庄整体搬迁、宅基地整理等进行用地指标交易,来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而使得农民从一家一户小农业经营中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改变了原有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指出:在定陶实实在在看到了党旗在高高飘扬,“跳出党建搞党建”,要搞清楚党建的目的、路径以及评价标准,那么党建的理念问题就解决了。在调研走访中看到,不管是社区、企业还是学校,党建工作都在发挥着领导核心和组织核心作用,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治理和社会动员能力,人民群众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定陶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俊生认为:定陶的基层治理经验体现在很多方面,最重要的莫过于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定陶乡村治理共同体,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就。定陶的乡村治理,着力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农村经营制度,推动共同致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定陶乡村治理共同体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区镇村三级公共事务的边界,充分发挥各主体的治理主动性,全方位获取区域内外更多资源。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军指出:社会治理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互动参与,提高相互合作层次与深度,建立多元高效的治理机制,目的是提高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权威和能力,提高公民对于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信任程度,改善管理过程和政策工具,并最终提高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包括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风险防控、社会发展等,都需要这种多元高效的治理机制。
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副总编辑陶建群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调研组深入到定陶一线,参观了当地的企业、社区、学校、乡村,和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和交流,了解了基层治理的基本情况,对此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定陶区基层治理的创新经验之所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好路子,关键在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创新发展中的重要动力源,定陶区坚持把党建事业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动改革与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调研走访中我们看到,这是定陶区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工作中的重要抓手,基层治理工作始终围绕人民之需、人民之想、人民之思,不管是在农业发展、教育改革、脱贫攻坚等各个方面,一切都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大局出发,做了很多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坚持走乡村振兴之路。这是定陶区不断改善民生、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调研实际走访中,我们真切地看到、感受到了定陶区在乡村振兴实践探索中的成效。此外,定陶区基层治理的还做到三个结合,即与立德树人的结合、创新发展的结合、典型引领的结合。
陶建群表示,下一步,调研组将把菏泽定陶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等进行进一步总结、梳理、提炼,以更高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助推菏泽定陶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再上新台阶。
菏泽市定陶区区委有关领导、各乡镇及企业的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