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文化单食主义者的群体分析

【摘要】文化单食主义者,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消费群体,在信息化时代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单食主义者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又极易转化为文化民族主义者人群。一旦成为文化民族主义者,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的推进形成巨大的阻力。因此,从“文化单食主义者”入手,探讨这一文化消费分化的内涵、成因以及对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探索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文化单食主义者 社群沟通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开始从传统的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含文化服务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由工业社会转向消费社会。伴随这一重大变化,西方“结构主义”学派对文化、消费、社会三者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文化分化与社会分化同源说”,精英阶层消费高雅文化,大众阶层消费通俗文化。法国著名文化社会学者布尔迪厄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们在日常消费中的文化实践,从饮食、服饰、身体直至音乐、绘画、文学等的鉴赏趣味,都表现和证明了行动者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等级。鉴赏趣味的区分体系和社会空间的区分体系在结构上是同源的,在文化符号领域和社会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对应”①。

自20世纪90年代始,西方学者在对文化消费的社会学研究中发现,虽然个体文化消费确实存在高低不同的层次差异,但这种差异已发生“非结构性对应”变化,部分精英群体不仅欣赏交响乐,也消费流行音乐。与此同时,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出现了一批“新中产阶层”,这一新兴阶层的文化消费兼顾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②由此,生成了“杂食主义文化消费群体”,相应也就分化出只消费通俗文化产品或高雅文化产品的“单食主义文化消费群体”。这样就形成了新型的文化消费分层结构,即文化杂食主义者与文化单食主义者的分化对立。于是,文化消费出现了由“精英—大众模式”到“文化杂食者—文化单食者模式”的新变化。“文化单食主义者”作为文化消费群体的概念便在西方应运而生。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从生产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消费作为主要引擎拉动着经济的走向。加之,中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这就使得中国在文化、消费、社会与互联网之间的结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实际上已出现类似上述西方文化消费分层现象的变化。但对这一文化消费分层的对立结构,国内尚未进行充分的理论探讨,在概念的使用上也与文化社会学分析语境有很大出入,如“文化杂食主义者”在国内一般被定义为具有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阅读者和创作者,“文化单食主义者”也刚进入大众视野,未有明确的定义。因此,从“文化单食主义者”入手,探讨这一文化消费分化的内涵、成因以及对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探索性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单食主义者与文化杂食主义者的比较分析

理解“文化单食—杂食主义者”,我们可基于消费社会与文化分层语境,分解“文化”“食”“文化单食主义者”“文化杂食主义者”各自的内涵,而后再进行成因及对比分析。

文化消费主体的“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可理解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道德、价值观、生活态度等的自我建设以及社会外化。“文化消费”表现为消费主体消费文化产品、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服务。这三种文化消费,按照高雅文化消费与通俗文化消费,区分为不同的社会文化层次,属于或接近高雅文化消费范围的包括接受高等教育,阅读经典名著,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历史遗址,欣赏经典音乐、舞蹈、歌剧、话剧、古玩、名人字画,观看经典电影、电视剧,查阅图书馆资料,聆听学术讲座,进行艺术性拍摄,搜看网络主流媒体新闻,关注高品味的专业公众号等;属于或接近通俗文化消费范围的包括接受普及性教育,阅读流行书刊,欣赏流行音乐、绘画,观看大型演唱会,参加公园、广场合唱队,进行休闲旅游,观看流行电视剧,收听有声媒体,参与各种网络社群,搜看网络新闻、网络文学、微视频、明星轶事,玩网络游戏,关注公众号,打麻将,参加广场舞等。(当然,还有低俗文化消费,如搜看网络审丑、恶搞信息,搜看转发他人隐私、虚假信息,搜看网络黄色文学、低俗段子,搜看网络有色情淫秽和暴力内容的电影、电视剧、视频,玩网络黄色游戏,进行网络赌博等,因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甚至触犯法律。)

在“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文化分层之上还有一种更高层面的文化即“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体现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也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主流文化”是国家、民族之魂,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是“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消费的必要前提和宏观文化环境的核心要素。

“食”是指文化消费主体对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服务类型的鉴赏趣味以及相应作出的购买、参与的消费选择。如果用布尔迪厄的“惯习”“文化资本”“经济资本”概念对“食”的形成进行简要解析,那么,“食”的核心内涵“鉴赏趣味”由消费主体的“惯习”所决定;消费选择又受制于主体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惯习”是指文化消费主体的习惯性状态,主要包括嗜好、爱好、秉性倾向。“文化资本”是由道德修养、价值观念、专业知识、技能、语言、社交能力、风度举止、对成功机会的把握能力等所组成的鉴赏能力。“经济资本”是由财产、支付能力等所组成的经济实力。所谓“鉴赏趣味”和“消费选择”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传承。而“所有文化实践(去博物馆、音乐会、展览会、阅读等),以及文学、绘画和音乐方面的偏好,都与(依学历或学习年限衡量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③。

“文化杂食主义者”是文化的鉴赏趣味及消费选择跨越优雅、通俗两个层面的文化消费群体。他们以“杂食”(有跨层文化需求)为文化消费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这一文化消费群体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接受过很高层次教育,社会实践经历丰富,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本积累和相当的经济资本积累。其文化消费的“惯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这部分文化杂食主义者尽管在文化消费总体人群中占比较小,但处在文化社会层面的高端,对文化及文化消费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另一类一般都受过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历,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本积累,也具备必要的经济资本。其文化消费的“惯习”具有较强的文化包容性、开放性,其中有许多人文化资本积累强于经济资本积累,原本文化社会层面不是很高,但有提升的强烈愿望。伴随杂食的文化消费模式,其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逐渐达到平衡,综合文化社会地位得以提升。但这类“文化杂食者的开放性背后隐藏着一种拒绝,即对那些与社会边缘化群体相关的文化产品类型持排斥态度”④。目前中国的文化杂食主义群体尤其是第二类文化杂食主义人群日益扩大,逐渐形成文化消费的主流人群,对文化消费的综合话语权要高于其他群体。

“文化单食主义者”是文化的鉴赏趣味和消费选择聚焦在高雅文化或通俗文化中的某一个层面的文化消费群体(极端的文化单食主义者聚焦在某层面内某一具体文化消费领域)。他们以“单食”(无跨层文化需求)为文化消费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这一文化消费群体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聚焦高雅文化层面的文化消费主体,这类文化单食主义者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实践经历丰富,文化社会层面较高,拥有较强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积累。但其对通俗大众性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比文化杂食主义群体较弱。此类人群是高雅文化的基本消费人群,对高雅文化消费具有一定话语权,由于其在总体文化消费人群中占比较少,所以对文化消费的综合话语权要低于文化杂食主义群体。另一类是聚焦通俗文化层面的文化消费主体,这类群体受过高等教育的占比较少,有一定社会实践经历,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积累上属于非强势群体。受其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所限,对高雅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更弱。虽然文化社会层面不是很高,但提升文化社会层面的愿望却低于文化杂食主义群体,此类人群是通俗文化的基本消费人群,对通俗文化消费具有一定话语权,由于其在总体文化消费人群中处于非主流地位,所以对文化消费的综合话语权要低于文化杂食主义群体。

文化单食主义者并不排斥社群沟通

中国目前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社群时代”,社群是因不同的属性串起的人际关系“圈”。由于绝大部分社群借助互联网构建,因此,社群越来越像互联网上不同属性的各种虚拟部落、虚拟组织。既然“社群”是在互联网上存在的“人际关系圈”,所以群内成员间沟通的意义就极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分析文化单食者在“社群时代”的沟通特征,基于消费社会语境,我们可将“社群”分为“文化消费型”和“非文化消费型”两大类别。

“非文化消费型”覆盖的领域很多且占比较大,其中有商业性社群,还有各种规模不等的社会性社群(如社区等)。在形色各异的“非文化消费型”社群里,成员之间由于各自的惯习和文化资本(主要为价值观、知识、智慧、包容性等)存在较大差异,故各自的主张或传播的观点、信息大不相同,其主张或传播的观点、信息的共识率越高,则在群内沟通的顺畅率也就越高,群内话语权也就越大。这当中文化杂食主义者,无疑其共识率、顺畅率、话语权远胜于文化单食主义者。文化单食主义者由于“文化单食”,容易偏执,包容性较弱,故极易与群内其他成员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在群内的沟通经常出现问题。

在今天伴随社群内交流的日益快速高效,文化单食主义者在群内发生沟通问题的概率也迅速加大。而“文化消费型”社群成员,尤其是同属于某一种细分文化消费的社群,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踢毽、太极、爬山相同体育爱好者,广场舞喜好者等社群,由于各自的惯习和文化资本比较接近,故各自的主张或传播的观点、信息差异度较小,彼此间就共同嗜好的文化消费进行交流时,总体共识率较大,出现冲突的概率较小,一般情况下发生沟通问题可能性较小。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