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区块链为税收征管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税收都面临着主体局限、暴力虚开、信息风险、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税收征管成为社会难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征,将其应用于税务领域,有助于拓宽税收主体范畴、创新数据管税方式、加强税收风险识别、构建纳税信用体系,从而破解税收征管难题。【关键词】税收征管  区块链  智能合约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拓宽税收主体范畴,明确税收管辖机构,控制逃避税收行为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主体的收益来源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一些人开始以各种方式逃避税收,网络交易成为逃税“避风港”。当前,虚拟经济的税收征管尚属于空白领域。对此,应利用区块链技术,拓宽税收主体范畴,明确税收管辖机构。

一是要求金融机构将纳税人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无论是网店、微店,还是虚拟货币,都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交易。为此,金融机构可以为交易者创设个人账户,详细记录每一笔资金交易,通过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优势了解纳税人的收入情况。一旦达到法定税收标准,及时通知纳税人缴税。

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的监管意识。赋予金融机构税收监管职责,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虚假交易识别系统,允许税收监管机构介入审计,一旦发现纳税人存在隐匿收入、制造虚假交易等行为,及时惩处。如果金融机构未履行监管职责,则应承担连带责任,以此强化金融机构的监管意识。

三是破解新型税收管辖权难题。网络交易行为的税收征管一直存在管辖权争议。对此,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向每一位纳税人发放识别号,通过解析网络交易的域名、IP地址,确定纳税人的实际所在地。此外,明确具有管辖权的税务机构,既便于税务机构履行自身职责,也能够防止由管辖权不明导致的纳税人避税行为无人管制问题的发生。

创新数据管税方式,尽早步入税收“无票时代”,避免暴力虚开

一直以来,我国都采用以票控税的征管模式,即依靠发票证明业务的真实发生。但是,社会公众索要发票的意识不强,导致大量交易处于无票状态,依靠发票并不能够真实反映主体的经营状况。另外,部分经营主体为达到偷税目的,利用虚开发票拉高经营成本。对此,要创新数据管税方式,尽早步入税收“无票时代”。

一是实现从票据管税向数据管税过渡。税务机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业务平台,即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等特性,打造新型税收征管模式——数据管税。纳税人通过网络填报税务,税务机关只需通过纳税平台即可查询税务情况,而不需要以实体发票判断税务的真实性。相比票据时代,数据时代的税收信息将更加真实、准确。

二是实现自动化缴税。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纳税人的身份信息、交易记录都被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根据纳税人的真实收入、税收缴纳额度,区块链系统可以通过纳税人提供的银行账户自动扣划税款。另外,自动缴税系统可以预先设定智能合约,在自动缴费中实现税收优惠,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便于开展税务审计。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以防止任何人篡改交易记录,确保记录于区块链中的信息更加准确,从而有助于提高税务审计的准确性。同时,区块链可以在每一个交易环节实时复制交易数据,并且可追溯。税务机关在审计的过程中只需对纳税人的数据信息进行审查,而无需再考虑纳税人数据造假问题,从而既提高了税务审计的效率,又降低了税务审计的成本。

加强税收风险识别,确保税收全程追溯,降低税收风险

由于我国纳税主体众多,部分纳税主体存在偷税、逃税等行为,税务机关在征收与监管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另外,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由于系统漏洞或人为原因,时常会出现纳税信息泄露现象,对经营主体造成不利影响。对此,要加强税收风险识别,确保税收全程追溯。

一是合理划分税收主体风险级别。既然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对每一个纳税主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那么,就有必要区分普通税收监管对象和重点税收监管对象。在日常税收征管过程中,一旦发现经营主体存在偷税、漏税、骗税等行为,立即将其列入“灰名单”,并上传至区块链,作为征收监管的重点对象。如果该主体持续存在此类行为,则要将其列入“黑名单”,进行依法整治。反之,如果经营者正常缴税、无不良记录,则可以适当放松监管。通过纳税征管“轻重有别”,更好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构建税收全程追溯机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偷税、漏税、逃税行为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基于区块链的永久、可追溯等特性,构建税收全程追溯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即使当下未能察觉经营者偷税、漏税、逃税等,但在日后的反复审计过程中,这些违法行为也会逐一曝光。以区块链技术追溯税收,实现终身追责,让经营者不敢出现偷税、漏税、逃税等行为。

三是划清税收治理与隐私边界。税务机关依法享有税收征管权,可以对经营者的税务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分析。但是,税务机关要依法履行保密义务,保证数据采集、储存、分析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一旦泄露经营主体的税务信息,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另外,区块链技术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税务机关既然选择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就应该确保区块链技术的绝对安全——既要聘请专业人员对软件、硬件进行定期维护,防止发生技术风险;又要对税务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信息泄露。

构建纳税信用体系,实现纳税无缝衔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者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不惜选择税收不遵从行为(因为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即便被发现了,也只需补缴滞纳金和罚款)。另外,经营者选择遵从税收行为除了缴纳税款之外,还需要承担较高的遵从成本,比如购置设备、聘请财务人员、缴纳交通费用等。对此,应构建纳税信用系统,实现纳税无缝衔接。

一是积极构建纳税信用体系。虽然我国立法中包含要求经营者诚实守信的相关内容,但在税收征管领域仍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现象。为此,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增设“纳税信用”,提升其法律层级。另外,应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纳税信用数据平台,进行涉税数据采集、税务数据综合分析、税务信用等级评价,将涉税数据脱敏后公开,连接其他系统,拓宽纳税信用结果的应用范围。

二是完善信用评价及激励机制。根据纳税人收入、应缴额度设置纳税指标,以纳税人缴税时间、额度为衡量标准,形成纳税人信用指数,对纳税人进行信用评判。同时,积极构建纳税激励机制,根据纳税人的信用指数,合理发放退税补贴,或制定相应的减税政策,鼓励纳税人积极缴纳税费。

三是降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交易与纳税的无缝衔接:在纳税之前,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能够确保纳税额度公平合理;在纳税过程中,智能合约自动完成扣税能够避免税务计算、缴税交通、聘请财务人员等一系列非税务成本;在纳税完成后,区块链的永久特性能够保存税务信息,税务机构可以据此自行完成审核。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蔡昌、赵艳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与治理对策》,《会计之友》,2020年第9期。

②程锐坤、李新:《大数据时代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当代经济》,2020年第4期。

③杨润辉:《区块链技术在财务共享领域的应用》,《财会月刊》,2020年第9期。

责编/刁娜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