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装满“米袋子”,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158726533938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百业之根本”。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支持各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等现代农业支持体系建设,促进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其中,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主产区、优势区域和种业大省为重点,着力提高种子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良种繁育能力,努力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优先安排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着力增强对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和防治能力。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今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平稳的经济运行和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带来冲击。接下来,唯有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保证生产供应,牢牢夯实农业“基本盘”,才能守好粮食安全这道“防线”,确保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兜住民生底线,打通农业生产环节的“任督二脉”。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突破性优良品种;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售;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良种的培育和应用,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俗话说:“农时不等人”。分析当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形势,可谓是一个字“稳”,中国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韧劲”也得以显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以支持各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等现代农业支持体系建设,无疑是一条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的“创举”。从顶层决策到田间地头,各环节被打通,才能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

以创新促生产,为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蓄足马力”。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对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正视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此外还要擅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增产增收,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以政策红利促生产,为疫情之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蓄足马力。

让人才为科技赋能,为夏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而科技的发展与农业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人才。聚焦如何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才是“当务之急”。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加强高等院校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难发现,在疫情期间,“云备耕”“云问诊”农业新业态涌现,农业专家开展线上技术指导、提供远程问诊,新兴业态可谓是琳琅满目。这些用科技创新助力智慧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唯有让人才为科技赋能,才能为夏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抓好农业发展为民生大事,农业农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我们鼓足信心、开足马力,助推农业生产这班“车”,装满“米袋子”,载好“菜篮子”,为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作者:陶玉)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