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达川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点和示范性

【点评嘉宾】

杨宜勇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青连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郇庆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胡 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周庆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李秉龙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基层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当前各种矛盾问题易发多发,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使得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法”和“315群众工作法”,破解了一些棘手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人民论坛特邀专家对其创新做法进行点评。

杨宜勇:

让老百姓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人

达川实践表明,全民总动员、提高老百姓的治理素养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过去,达州市达川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研群众自治工作,发现个别地方存在群众民主意识淡薄,个别基层干部服务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工作方式上不亲民、不接地气等问题,导致工作效果差,群众满意度低;部分村(社区)村(居)务公开形式单一、公开内容简单、公开时效性差。对此,达川区党委和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出台并实施包括论证听证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工作制度、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民情恳谈制度、小区(院落)自治制度、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村(居)务公开制度、述职述廉制度、问责制度“十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动给老百姓赋权、赋能,使他们不再是单纯基层社会治理的对象,而是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人。

达川实践验证,注重高质量治理、提高绩效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追求。达川区通过优化治理流程,推动社区服务管理不断提质增效,全面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按照400-600户或1000-1500人左右为一个网格规模,将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消除管理盲区的同时,提升管理成效;通过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社会资源,打通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高效、便捷、透明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使财力得以下沉乡镇,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财力保障。“315群众工作法”在达川区全面落地生根,达川区司法局在信访局接待大厅旁边特意设置了达川区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法律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这样做不仅使得信访数量持续大幅下降,而且使得信访事项办结时间大幅缩短,重大敏感时段均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零非访”。

青连斌:

真正打通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公里”

达川区建立社会救助大平台这一创新做法,有几点是值得特别肯定的:第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救助是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的一项最基础性工程,同经济工作不同,它是花钱而不挣钱的。达川区委、区政府从2013年开始,就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社会救助标准流程,在地方财力并不充裕的条件下,优先保障社会救助资金的足额到位。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切实体现在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中。一方面,达川区建立的社会救助大平台,使困难群众只需进一扇门,业务前移乡镇,大大方便了困难群众的救助申请。另一方面,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平台救助了困难群众23万余人,实现了对贫困户的救助全覆盖,避免了因灾、因学、住房、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堕入贫困行列。

第三,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突破。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达川区在政府机构设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相关部门职能调整,一方面,破解了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的难点,优化和提升了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真正打通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困难群众得实惠、基层干部减负担、部门工作有实效的良性循环。

第四,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真正困难的群众身上。首先,达川区通过社会救助大平台,克服了社会救助资源的碎片化、部门化使用,提升了社会救助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通过信息化手段避免了有限的救助资源被浪费到不该救助的人员和地方,实现了精准救助。再次,通过建立“互联网+监督”,有效杜绝了关系救助、人情救助和微腐败、与民争利等现象,既严肃了党纪、纯洁了政风,又避免了宝贵的社会救助资源的浪费。

郇庆治:

达川区社会治理创新具有前沿性示范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由社会治理及其创新所引领的社会建设不仅自身呈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改革与发展新场域,而且越来越显示出一种区域整体乃至全国范围的前沿性、全局性促动意义。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看,达川区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有以下示范意义:

一是必须从“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高度来认识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广大欠发达地区来说,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更多考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协调,而社会建设理应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层面或突破口。二是主动从社会建设的视角理解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近年来达川的实践探索清楚地表明,无论是针对少数特殊群体的信访制度机制改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还是面向所有公众的县域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乡镇社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其核心目标都是一个稳定安全、公平公正、互助自治的社会建设,使广大普通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国家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成果。三是充分利用党和政府的重大(或区域)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从达川的探索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国家和省市层级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支持,像“财政因素分配法”这种改革举措的力度与效果就肯定会大打折扣。四是围绕国家(区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达川的实践表明,社会治理创新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西方国家或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现成经验与做法,而是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一个区域或社区的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职业化和现代化。

胡敏: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创新

达川区近年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创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主要启示有三点: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创新着力破解群众的烦心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基层事权多但财力不足、财政分配不规范等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困扰着基层政府,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当务之急。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创新实施了“财政因素分配法”,解决了基层财政困境,满足了薄弱乡镇的财力期盼,减轻了基层财政干部的负担,又减少了基层各种“微权力腐败”,将有限财力的“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二是以需求为重点,以方式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达州市达川区建立社会救助大平台既是以问题为导向,更是以满足困难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的成功探索。达川区针对各类救助资源分散在各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统筹、受帮扶困难群众申请程序繁琐等问题,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了社会救助大平台,困难群众只需跑一次路到乡镇(街道)救助窗口,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实现“一门受理”。社会救助大平台强化了基层法治队伍的法治思维,增加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推进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三是以服务为本分,以理念创新夯实执政为民的责任心。党和政府的所有工作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有工作成效都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的标准。达川区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这些可贵创新,做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的统一,其价值意义在于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其实践才能行之有效,探索才难能可贵。

周庆智:

达川区治理实践体现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达川区通过创造政治和社会条件,让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公共体制(政府)的关联确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达川治理实践让公众更明确政府公共性的实质内涵。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公共性”集中体现在两大功能的实现上:一是(经济资源)财税汲取能力,二是(政治资源)社会整合和动员能力。支持上述功能的政治逻辑是:如果经济增长(GDP)使国家富裕起来,那么作为个体的人民也会富裕起来。这意味着低失业率,人人享有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以及公民政治参与的广泛和制度化、社会的可持续,这些内容是基层政府公共性的本质所在。达川区聚焦体制机制弊端,制定出台“财政因素分配法”,把财力向基层倾斜、激发乡镇发展活力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体现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

达川实践验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内容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如下方面:把权利与义务关联起来,把权力与责任关联起来,把政府的公共性与民众的福祉关联起来,如此才能使政府与民众的目标一致,乡村振兴才有了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才能使基层社会秩序的维护机制确立在社会广泛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上。比如,达川区的社会救助大平台创新实践是把权力与责任关联起来的一个再好不过的例证。达川区通过整合分散在各部门间的社会救助资源,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把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制度化方式纳入公共体制的保障系统之中,就是把公权力与社会权利实质性地关联起来,就是把公权力所担负的公共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李秉龙:

达川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分配政府财力与实施社会救助体现公平。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达川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事权优先、民生问题优先,财政资金分配更加科学化;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精准确定救助措施和精准发放救助资金;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救助政策,实施全面救助;深入推进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建设全覆盖的社会救助大平台。

二是监督机制构建与政策制度制定伸张正义。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崇高价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正义观的本质要求。达川区委区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监督机制构建和政策制度制定中充分伸张社会主义正义,建立“三大机制”,即建立阳光运行机制、建立救助资金核拨监管机制、建立纪检监督介入机制;强化“三大保障”,即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制度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义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绩效。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性地位。要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必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绩效。达川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绩效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层社会治理过程的高效,建立了一个顺畅的财政资金拨付通道。第二个层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及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稳定,乡风更加文明。

责编/魏飞 张寒 美编/薛佳莹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社会治理   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