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辽宁义县:巧借人才“软实力”啃下脱贫“硬骨头”

义县是辽宁省十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义县县委、县政府依托农村“三变”改革,用好人才“金钥匙”,让人才在脱贫攻坚中握指成拳,有力带动了该县46698名贫困人口脱贫、151个贫困村销号,有效促进了该贫困县摘帽,巧借人才“软实力”啃下脱贫“硬骨头”。

党政人才下沉扶贫一线,让实力更“硬”

今年78岁的张志成是义县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疫情影响,他家500多公斤梨出现滞销。了解情况后,该县五间房村第一书记吕景军通过电商平台、邀请网红带货达人在快手、京东商城直播带货,不仅很快卖掉了,还卖出了好价钱。

连日来,瓦子峪镇联村、包村、驻村“三支队伍”共帮助农户销售各种滞销农产品60多万斤、72万元。这是义县“三支队伍”尽锐出战、下沉一线,激情奔向决胜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义县开展“‘三支队伍’沉一线、干群同心攻脱贫”行动,将“官帽”与“贫困帽”挂钩。“三支队伍”2633人常态化进村入户,通过“三级会诊、三级化解”机制,坚持无缝对接,发挥整体效应,摸排解决问题,累计协调资金5.6亿元,引建项目177个,带领13720名贫困群众搭上致富列车,成为了义县打通脱贫攻坚难点、痛点、堵点的有力抓手。

2019年,义县从省农信社选派了38名驻村金融助理,服务贫困户、贫困村“不打烊”,累计发放助农贷款1100余万元,“贷”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专技人才引入乡村一线,让活力更“足”

撬动人才,振兴产业。苞米是义县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铁杆庄稼”,如果这个“铁杆庄稼”不扳倒,脱贫永无指望。这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的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宏在2013年刚挂职科技副县长时的感慨。

王宏的到来,让村民大开眼界,当地村民渐渐认识到了科技的作用,看到了脱贫的希望。2013年以来,农家炕头、果树园里,他不厌其烦地讲;将简化修剪法、果树套袋法用于实战,手把手地教;开通“金农通”专家热线,24小时答疑解惑,从当年20万套袋苹果卖15万元到如今仅一个村每年套袋苹果超5000万个,增收近2000万元。“科技兴果”由一个村向全县辐射,荒山荒坡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坚持“人才驱动”战略,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开展“百名技术专家进百村”活动,先后引进13类151名科技人才,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目前,全县以设施农业、裸地菜、食用菌、中草药等为主的高效田超过30万亩;建成、在建肉鸡养殖小区31个,年出栏肉鸡4000万羽,生猪存栏40多万头;以南果梨、寒富苹果、早金酥梨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到近30万亩,成为辽宁省寒富苹果生产基地、全国早金酥梨生产示范县;小粒花生和白羽肉鸡产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乡土人才集聚乡村一线,让动力更“强”

近日,走进铁河嘴子村,仿佛置身人间仙境,人在村中、村在画中。

原来,这是该村青年韩建忠带着在外打工攒下资金回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来的变化。他投资600万元,将7户闲置老屋改造成乡村民宿,利用100多亩村集体荒山,开发蜂蜜酒、果膏等23个系列产品,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韩家大院,带动周边14个村的贫困户创业、就业。

时下,“扶持能人兴业兴村”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桑土营子村书记韩松林从事肉牛养殖30余年。这位土生土长的“能人”,带领村民靠养牛脱贫致富。该村以村社合一经营主体为支撑,投资560万元,建设年肉牛交易量超3万头、交易额2亿多元的辽西活畜交易中心;全村114户肉牛养殖户、65名经纪人抱团发展,按股分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0多万元,农民户均增收3.6万元。

如今,全县能工巧匠型、养殖种植型、经营管理型、经纪销售型等7类649名乡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第一线、乡村振兴最前沿的一道靓丽风景。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