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西部发展 > 理论时评 > 正文

抓牢生态保护,塑造绿水青山

当前,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关键因素。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保护生态文明,提高意识是前提。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教育,不断推动绿色发展新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强大舆论氛围。要发挥党员干部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广大群众的自觉性,构建生态保护与建设“匹夫有责”的理念,使每一个责任主体将维护生态安全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保护生态文明,夯实机制是基础。要清醒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坚持问题导向,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找准切入点和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实施措施,实行清单化管理,逐条逐项推进落实,推动环保工程早落地、早见效,确保整改任务和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要压实各级单位和部门的政治责任,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严格环保考核问责。

保护生态文明,节能减排是导向。要把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主要抓手,瞄准各个领域、行业和环节的重点部位,坚持控制排放强度和配额总量,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旧动能,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动能。要围绕新能源、新技术等重点领域,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推动企业把节能作为提升盈利水平的重要抓手,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传统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节能服务广泛化和专业化发展。

保护生态文明,污染防治是关键。要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不均衡、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环保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因地制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符合当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污染防治是攻坚战,生态保护是持久战。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要把生态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地位,保持方向、决心和定力不动摇,绷紧“生态优先”这根弦,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切实把生态环保工作干好干扎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新时代新篇章奉献坚实力量。(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财政局 谯海林)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