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要闻 > 正文

两会国是厅|秦和代表: 加快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两会国是厅|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

加快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1590028649162

人民论坛“两会”全媒体报道组:在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战疫之后,因故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即将胜利闭幕。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需要我们振奋精神、砥砺意志的一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展望2020全国两会,社会各界都对之充满期待。其中,教育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此次疫情对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催生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诸多变革,为更好地回应公众关注与期待,同时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人民论坛网近期推出【两会国是厅|代表委员谈“教育现代化”】系列文章,集中探讨这一主题。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喻越  潘旺旺)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民生大计”,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就此带来了三份“沉甸甸”的议案。

图片1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   秦和

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疫情期间,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非理性行为数量骤增,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凸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作为教育工作者,秦和代表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各种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尽最大可能杜绝或减少悲剧的发生,是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秦和代表建议,可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学校应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必要的场所和设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开展。二是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不再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不再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和教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综合整治校园欺凌等问题,不要让孩子们沉迷游戏,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四是重点关注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干预。五是加强生命教育,让广大学生了解生命的过程,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6%,进入普及化阶段。从规模上看,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从质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一方面,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同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宽进严出”的质量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迫切需要从战略层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和举措作出调整。当务之急,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将资源和精力聚焦到内涵建设、提升质量上来。首先,创新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模式,加强对高校招生计划进行宏观调控。建议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对高等教育规模和招生总量作出规定。其次,及时调整优化高校设置政策。高校设置政策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围绕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提高高校设置门槛,对办学标准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实行总量控制,建立高校退出机制。其次,大力支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再次,进一步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紧跟科技革命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通信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深空深海探测等领域,超前布局一批新兴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抓手,在高校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高校培养拔尖人才和攀登科学高峰搭建平台。最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制约,东北和西北地区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经费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凸显。建议国家层面将扶持东北、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纳入区域开发战略,在财政投入、人才政策、科研项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

有效保障后疫情时期教育经费

这次疫情给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必然对教育经费保障带来影响。教育投入是战略性投资,是对未来的投入,需要保持适度超前。实践表明,越是经济面临困难、越是财政支出压力大,越需要逆向增加教育投入。从长远看,增加教育投入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丰厚回报。因此,后疫情时期,对高等教育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尽可能降低教育经费压缩比例,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保障教师工资、日常经费、学生资助经费等刚性支出,特别要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近些年,我国教育经费增量巨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持续多年保持在4%以上。后疫情时期要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更加突出教育经费支出的精准性,更加关注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大力吸引社会资金。社会资金潜力无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教育市场,打消社会力量的顾虑,给予各方面合理稳定的预期,并出台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教育。

(更多精彩,详见2020人民论坛两会国是厅专题!)

“两会国是厅”是人民论坛每年两会期间,围绕两会热点邀请代表、委员与各界领军人物访谈对话、纵论国是的权威品牌栏目。栏目凸显理论特色,突出思想优势,围绕两会热点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问题,邀请代表、委员与各界领军人物访谈对话,被有关部门高度肯定与媒体广泛报道。节目开播以来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智库报告,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关注!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