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西部发展 > 理论时评 > 正文

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群众不仅需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住得下去,实现安居乐业。

培养搬迁群众的归属感。从乡间的老屋搬迁到单元楼,从破旧的危房搬进亮堂堂的新房子,看起来是一次简单的搬家,生活环境越变越好,但对于搬迁群众来说是一次生活方式的巨变。对搬迁群众的帮助,既要讲住房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件”,更需要讲文化建设方面的“软件”,用文化认同,让搬迁群众安下心来,融得进来,找到家的感觉,用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搬迁群众业余生活丰富起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一心一意留下来、奔前程,成为新生活的主人翁。

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妥善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加大转移就业力度,确保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实现“能致富”。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难题,让易地搬迁群众“脑袋”富起来,激发内生动力,让更多贫困劳动力有意愿、有机会走出家门就业;另一方面要抓紧抓实抓细各项产业扶贫措施,让易地搬迁群众“口袋”鼓起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创新性发展适合居住地的高效生态产业,同时以绿色环保为导向,打好生态牌,促进原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有家”“有业”,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满足,不过,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搬迁群众参与新家园建设,进一步实现安居乐业。通过基层党建引领,焕发社区新气象,将基层党建工作嵌入社区治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实施“党建+服务”,以“党心”贴“民心”,把服务和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创新安置社区管理服务方式,根据风俗习惯、地方特色,建立民风优良、科学完善的社区治理体系。例如通过划分“家门口菜地”,降低安置农户日常支出生活成本,解决搬迁群众蔬菜供需矛盾;建设“家门口广场”,增进搬迁户来往沟通,促使搬迁户共同融入新环境,解决生活出行问题。

只有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围绕“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实现稳定就业,抓牢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才能更好帮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加速向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省恩阳区信访局 罗文隆)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易地搬迁   群众利益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