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西部发展 > 理论时评 > 正文

整治垃圾房 为美丽乡村添光加彩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垃圾房问题却令人头疼不已。小小垃圾房,折射大环境,影响大生态。如何让垃圾房不再‘垃圾’,发挥其“环保卫士”的职责,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建立机制是核心。垃圾房如何科学修建和布局,垃圾多久收集一次,由谁负责转运,转运到哪里,之后如何集中处理,费用由谁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体制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并长期执行,方能理清农村垃圾治理责任、统一标准、加强监管。只有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保洁队伍,不断完善垃圾房、垃圾桶、转运车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治理工作才能实现常态化、正常化。

示范带头是关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村垃圾治理问题之所以久攻不下,很大原因在于传统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很多群众缺乏垃圾处理的意识,更别说垃圾分类。为此,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支部主题党日、“自强、诚信、感恩”教育等方式,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到垃圾房垃圾处理,水沟背渠垃圾整治、生活垃圾分类等行动中来,让群众在实践中切身感悟维护清洁卫生的艰辛,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爱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树立良好典型,以点带面,引导群众向优秀看齐,向党员看齐,在对比中感受整洁干净的居住环境给人带来的舒适和安逸;通过院坝会、入户宣讲、“三讲三评”、开展操家理务培训、邀请群众到党员家中参观等方式,教育群众增强卫生意识,知道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多久处理一次,自觉缴纳垃圾处理费用。

移风易俗是根本。垃圾房问题的根源在于垃圾处理。农村垃圾问题既是改变农民长期生活习惯的一项挑战,也是环境卫生的一场革命。要想彻底解决垃圾问题,还得依靠村规民约逐渐改变村民不良的卫生习惯,从而移风易俗。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垃圾处理的村规民约,比如厨房生活垃圾进行有机沤肥,纸品、金属等集中收集卖到废品站,各种瓶罐可以种植花草美化庭院。同时,还应对乱倾乱倒垃圾等行为作出相应的惩罚规定。各级党员干部要及时在重大活动或者人员密集地带现场宣传、指导垃圾处理事宜,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把卫生评比结果和村民积分兑换或者“爱心超市”结合起来,对环境卫生做的好的予以奖励。更重要的是要把爱护环境卫生作为进村入户、“逢会必讲”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反复宣传引导中培养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了群众规范往垃圾房扔垃圾,也有人员及时到垃圾房处理垃圾,垃圾房才能正常“履职尽责”,为美丽乡村添光加彩。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垃圾房   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