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9月24日讯 为全面深化平安棕树营建设,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云南省昆明市棕树营街道党工委持续优化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以整合辖区单位资源、强化服务内容为重点,以提升组织、协调、服务功能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1+9+X”区域化党建新格局,通过资源整合、沟通联动、共驻共建,积极凝聚辖区各行业领域力量加入“西山群众”治安志愿者队伍,壮大基层群防群治力量,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贡献合力,为街道的平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志愿者人力资源,让辖区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建立完善制度,有效凝聚辖区志愿力量
一是构建新型党组织网络,畅通沟通交流平台。“1+9+X”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一个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9个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31家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组织网络。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多年来辖区不同行政隶属关系党组织之间的分隔局面,在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各单位党组织不分行政级别,一律平等,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定期进行情况通报、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活动共联、解决难题,让区域内党组织、党员、群众牢固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被动体验服务到积极参与服务的转变。
二是实现资源短板互补,资源优势共享局面。经过申报梳理,目前列出23项“资源”与56项“需求”两张清单。街道开出“需求清单”,协调驻街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整治、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环境提升等方面开展配合、提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驻街单位党组织开出“资源清单”,积极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社区实践基地、志愿者服务,发挥本单位人才、场地、设施等资源优势,努力回应区域内群众的新期待,让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二)落实队伍建设,有效发动治安志愿者参与
1.利用区域化党组织共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动城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程,以区域化党建工作为抓手,以组织共建为平台,实现区域化党组织学习活动共融共建,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领学,党员个人主动自学关于新时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论述,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书记培训”“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工作,提升各党组织社会综合治理思想的重视,能力素质的提升,发挥共产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积极参与辖区治安志愿者队伍。
2.发挥文明单位考核机制,引导职工加入治安志愿者。一是利用各单位创建各级文明单位的积极性,明确创建单位职工加入志愿者的比例不低于95%,对于低于该比例的,一律不列入辖区文明单位的推荐。二是有效运用创建考核要求,明确创建单位职工志愿者每年的志愿工作时长不少于24小时。三是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考核下放到社区,由单位所属社区对创建单位的治安志愿活动予以考核评价,对于社区评价不合格的,将一律不列入辖区文明单位推荐。街道利用文明单位的推荐权,有效激发了辖区公共单位职工参与治安志愿者的热情。
3.依托派出所行业治理优势,聚合行业治安志愿力量。积极依托辖区棕树营、大观楼派出所对于餐馆、旅社、物业管理公司、个体经营户、医疗卫生、金融、市政保洁、出租车、加油站的管理职能,通过派出所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行业领域的宣传发动,和行业管理治安考核运用,有效聚合辖区等9大类行业135家行业领域企业力量加入“西山群众”治安志愿者队伍,壮大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建立行业负责人发现、报告的“第一人制度”,对在行业领域发现的重点人群进行防控,对进入辖区可疑人员进行及时报告。建立举报有奖的奖励制度。对于发现可疑人员,报告派出所查证属实的予以奖励,并保证举报人安全。通过以上具体举措,共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4.精心策划志愿者主题活动,形成争当志愿者良好氛围。棕树营街道党工委围绕新时期社会综合治理新形势、企业发展新需求、党员群众幸福新期盼,把党组织的活动建在凝聚点上、战斗力上、服务圈上,积极谋划主题活动策划,谋篇布局“党建+治安志愿者”篇章。以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辖区棕树营、大观楼派出所共同在悦云天地商业大厦广场前开展“红袖标行动献真情、平安共筑迎大庆”西山群众治安志愿者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宣传发动,让“西山群众”治安志愿者队伍的红袖标飘起来,走进对中心商圈、校园、对快递物流行业、酒店治安、加油站、公园景区、铁路沿线周边、在建建筑工地、河道开展安全生产巡查,通过示范带动,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志愿者行动有力,平安街道创建成果显著
一是“地毯式”排查不留空白。西山治安志愿者队伍坚持每月对辖区学校、幼儿园、施工工地、临街商铺、重点路段等开展一次“地毯式、菜单式、全覆盖”的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向街道、辖区派出所反映后,逐一建立台帐,逐一落实整治责任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摊点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清理整顿。
二是“保姆式”服务贴近群众。街道按照掌握安全卫生的关键“点”、制定科学高效的巡逻“线”、划分覆盖范围广的防控“面”,加强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治安复杂部位的治安志愿者日常巡逻,形成立体化的学校安全防控网络,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及群众的安全感。
三是“常态式”管理营造和谐。按治安志愿者网格化安排,长期常态对校园周边、临街商铺、老旧小区的占道经营、游商游贩、私搭乱建、违规停车、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不间断整治,为辖区学生、商户和居民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确保了辖区市容整治、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社会和谐。
(四)引领商户共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在治安防控体系上创新采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轮值轮防、邻里守望”的方式,将辖区丹霞路、西苑路、人民西路、云山路、环城西路划为六个大防范单元,在沿街商铺建立“轮值轮防”制度,动员113家商铺参与“联建联防”,社区民警结合各自警区的实际情况,成立13个“轮值轮防”小组。在街道显眼位置悬挂“轮值轮防”流动小红旗,每家商铺的负责人为“户长”,佩戴工作牌。对轮值商铺登记造册,并公布名称、联系人及电话、社区民警等信息,每周轮换一家商铺开展轮值工作,商铺开展轮值时,统一佩戴工作牌,对责任区街面开展邻里守望巡逻。
(苏学峰 周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