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河北行唐深入探索“助残”事业常青机制

一滴水怎么样才能够不干涸,就是让它汇入大海;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够不颓废,就是让他融入团体。在河北行唐县委班子看来,树要成林,人要成群,要让每一个人融入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团体,在团体里找到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得到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锐意创新新模式带来新希望

行唐从社会最基层的弱势残疾群体着手,率先以“政府+企业+贫困户+残疾人”模式,成功引入当地著名的扶贫助残企业——如军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行唐县乃至河北省第一个帮助残疾人创新、创业的“残疾人双创园”。

行唐县委协调多部门深入实地,共同谋划,提出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援助之手、残疾人勤劳之手”的工作思路,“四手”同向发力推动园区健康发展。行唐县政府多部门现场调度,在保障方面卯足劲,为园区免费提供运营场所,投入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实现园区主体轻成本运营,并依托双创园设立辐射全县的70个“巧手坊”,配套奖补政策,推动扶贫助残。

有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在怀有极深“助残”情节并富有残疾人管理经验的民营企业家贾茹的带领下,数百名残疾人找到生活的支点,重燃梦想,和正常人一样光荣劳动、甜蜜恋爱、幸福成家。

同工同酬多劳动必有高收益

虽已立秋,但暑意不减。占地20亩左右的行唐残疾人双创园里,每个工人都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下肢行动不便的王金虎是缝纫工作室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劳动,计件获酬,每月大概有2000多元的收入;年轻的残疾人,只要喜欢,还能学修图和电商客服,在网上成为和正常人无异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有的年纪大一些的残疾人,行动确有不便的,双创园不仅为其提供宿舍,还把塑料花等必须由人工来完成的塑料件送进中老年残疾人宿舍,他们可以通过手工来获得报酬;如果手头不是很利落,就在双创园扫地,负责卫生。目前,园内就业的161名贫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人均月收入都能达到1500元以上。

“残疾人双创园”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不仅园区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有保障,而且园区外想劳动的残疾人也能找到适合的活干。依托在中心村设置的扶贫助残“巧手坊”,“双创园”为居家残疾人提供上门培训、上门送活、上门收货服务,已帮助85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残疾人的自力更生,也使一些为照顾他(她)们而被“栓”在家中的亲属得以“松绑”,目前已有150余名残疾人家属放心外出务工。

提高站位发挥“助残”的“扶志”作用

园内残疾人和正常行为能力人一样,懂得协作、明白竞争。他们也和正常行为能力人不一样,更加珍视自己的岗位,因为这个岗位撑起了他们自信的脊梁,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通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走入盲人体验区——一个不规则的环形通道,视觉正常的人比盲人慢3分钟左右,而且盲人的记忆力超强,在熟悉的环境下行走,能记住建筑的拐角和台阶,并能极其精确的指出物品存放的方向和距离。亲眼看到这些,难以置信,触动至深。

被年轻残疾人称为“妈妈”的园区负责人贾茹介绍,行唐县委、县政府注重园区“以残带健、以弱带强”,强调发挥残疾人干事创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有完全劳动能力的人由此触动灵魂,意识到残疾人都可以做到的,啥都不缺的正常人没有理由做不到,从而激发致富创业的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工作助力。目前,全县已经有4200余名残疾人和贫困群众参加了该园区组织的就业培训。

“这个园区自启动以来,县政府已经为我们兑现了1054.28万元奖补资金,保证了园区的正常运转。今年6月份,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残疾人‘双创园’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品牌建设、业务拓展、就业培训、资金支持、医疗服务、基地建设、成果推广、宣传推介、志愿服务、项目谋划等十个方面提供全方位扶助,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现在,我正在和县领导一起谋划完善发展方向,以期在未来某个时候,如果我们这一批人都不在了,还有让双创园平台常青的长效机制”,贾茹针对双创园的规划这样介绍。

2019年5月16日,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负责人贾茹被评为“全国扶贫助残模范”,与其他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常青   行唐   助残   河北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