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让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加坚强有力

核心提示: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为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内涵发展为根本,以教研相长为抓手,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经费投入为保障,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为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内涵发展为根本,以教研相长为抓手,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经费投入为保障,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对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教师个体综合素养和团队建设质量仍需提升

就高校思政课教师个体而言,其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办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能否发挥好、实现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取决于每一名思政课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同时,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素养、深厚的理论素养、宽广的视野、高尚的品格以及过硬的能力等。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养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理论功底不够深厚,答疑解惑时不能以理服人;一些教师缺乏情怀,教学时无法做到以情感人;一些教师思维不够新颖,课堂教学创新不足;等等。

就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而言,其建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良好的教学科研团队是培养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摇篮,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助推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要,高校要着力打造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注重合作精神,发挥育人合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一批“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和教学科研团队,发挥了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团队精神有待加强。个别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习惯于传统的单打独斗思维,协作意识较差,奉献精神不足,传帮带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二是团队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学历情况、职称结构、学院结构等不尽相同,一些思政课团队在合作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容易出现合作交流不畅问题。三是团队机制建设有待完善。团队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等还需进一步优化和细化。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实力,需坚持以内涵发展为根本,以教研相长为抓手

坚持以内涵发展为根本,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是衡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指标。建设一支数量多、规模大、素质高、业务精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重要保障。从数量来看,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配备制定了严格的比例要求,实施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以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经过长期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就质量而言,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面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题中之义。高校可通过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校级全员培训等方式,建立衔接精妙、优势互补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对骨干教师、新进教师、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力争做到全覆盖;通过加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国际国内科研院所的研修、访学、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能力,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修养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能力高超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坚持以教研相长为抓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提升教学能力的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提高教师把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能力、把知识体系转变为价值体系的能力。2018年版思政课教材推出后,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迅速展开行动,通过主会场现场培训、分会场同步直播培训等方式,深化教师对新版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实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等,促进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融合。此外,还应积极克服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困难,统筹考虑学术问题、教学问题,将科研贯穿于教学的全方面、全过程,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慕课和“金课”,把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实力,需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经费投入为保障

坚持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一方面,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强调高校党委书记是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各高校普遍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广泛建立,成为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并在学院内部设立与各门课程相应的教研室,统一管理思政课教师,使其独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积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各级党委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既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激发了思政课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以经费投入为保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充裕的经费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物质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强化物质保障。高校为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与学术交流提供专项经费,个别省市还为思政课教师发放专项津贴。高校加大了对思政课教师校外培训、社会实践、实训锻炼等的经费支持力度,为切实提高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提供了保障。同时,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及“四个一批”人才等项目中加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支持力度,深入宣传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先进典型,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查,切实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为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特邀研究员)

【注:本文系天津市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推广项目“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项目编号:TJSDY-201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②陈宝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人民日报》,2019年4月23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谷漩]
标签: 思政   教师队伍   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