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校安全风险防控 > 智库研究 > 正文

安全是美好生活底线,应急管理任重而道远

——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专家董传仪

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 田硕

●应急是危机的隶属度,危机不单单指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而是一种或多种安全理念、安全战略、安全体制、安全机制、安全法规、安全环境、安全逻辑、安全模式、安全秩序相对失衡的状态。

●危机贯穿于任何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只有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平时和战时相结合,建立全过程的危机应急管理体系,规避和减少重大系统风险,才能将我国的应急管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不同类型、单一灾种、权责分布”型的应急救援体系和“条线过多、划分过细、协同协调难”的体制构架,制约着应急救援作用的发挥。

●预防预警和应对处置重特大突发事件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科学施救水平、公民危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尺度。应急不是中心,但可以影响中心;风险不是大局,但可以干扰大局;危机不是全部,但可以毁灭全部。因此,应急管理任重而道远。

“基于民本,基于国情,基于新时代,基于应急管理的特殊属性和重大使命,全面梳理、科学整合相关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坚持生命至上、科学施救,提高应急效率,发挥体制优势的创新部署。”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专家董传仪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要狭义理解应急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董传仪说,这表明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应急管理工作紧密联系。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国家安全不仅包含对外维度,而且包含对内维度,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应急管理也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建应急管理部,对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相关职责进行梳理和整合,是顺应时代要求,化解应急管理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现代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重要里程碑,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这个新部门的组建,必将使应急管理事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董传仪说。

董传仪认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途中,我国安全发展和应急管理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里,既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蕴藏着各种风险和危机。而这正是科学谋划和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从专业的角度看,应急管理部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董传仪说,在整合多个部门职责的情况下,既要尽快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也要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系统融合,还要实现思想统一、职责合一。比如,我国几十年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它们如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互衔接、相互配套?这需要一个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我们不要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应急,仅仅将其认为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处置和抢险救援。应急管理其实是一个全过程、全体系的概念。”董传仪说,相对于狭义的“应急管理”,科学上普遍提倡“危机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历史的经验、惨痛的教训和应急管理的规律证明,应急是危机的隶属度,危机不单单指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而是一种或多种安全理念、安全战略、安全体制、安全机制、安全法规、安全环境、安全逻辑、安全模式、安全秩序相对失衡的状态。

这些失衡状态,会导致危机诱因积聚,叠加安全风险隐患,成为灾害事故的“催化剂”。董传仪说,预防的关键在于对失衡或风险状态的调控和预判,重点是及时排查排除风险隐患或化解危机诱因,难点在于超前分析和研判。否则,就会引发灾难,并次生、衍生、耦合、蔓延为系统危机。如果只重视应急应对,就会疏忽对各种危机状态的主动制衡和事前防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董传仪   应急管理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