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城,有一支以普通女税务干部命名的税收服务团队,叫做“樊蓉工作室”,2018年5月挂牌成立。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该工作室现已成为盐城税务系统纳税服务战线上的一支“梦之队”,为纳税人贴心服务的“靓丽名片”。“零延时响应纳税人需求”的工作速度,“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问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工作模式,“线上线下”的服务机制,在纳税人群体和社会各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018年5月,“樊蓉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先行先试,搭建纳税服务平台
近年来,盐城市税务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满足广大纳税人涉税需求,以“樊蓉工作室”为试点,搭建团队化、专业化纳税服务先行先试的平台,通过精英团队的集结,打造纳税服务“最强大脑”,开创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特色服务的先河。
“樊蓉工作室”核心成员、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周正介绍,工作室恰逢机构改革合并,团队成员秉承“机构合并,服务先行”的理念,将国地税原有特色服务项目进行整合、服务团队相互融合,在国地税合并工作中主动担当推进剂、排头兵。“工作室主动收集整理改革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工作运行规则,有效解决改革过渡期资料、流程、业务口径等问题,保障合并前后工作无缝衔接。”
在“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中,“樊蓉工作室”勇挑重担,优化服务具体措施,根据最新业务变化和前沿技术创新,研发线上线下办税服务产品,针对全市重点产业、重点税源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客户服务。
一年来,工作团队以纳税人反映比较集中的诉求为重点,认真采集涉税服务需求,完善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从单一咨询向综合服务的转变,实现纳税人咨询回复率100%,答复准确率100%,纳税人满意率100%。新开发的“互联网+智能服务”线上服务平台,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
图为“樊蓉工作室”团队就纳税人热点问题进行集体研究攻关
精益求精,锻造纳税服务团队
“‘樊蓉工作室’的30余名核心成员,都是精通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征收管理、纳税服务、信息技术方面一等一的业务骨干精英。”提到工作室一线的工作人员个个伸出大拇指。团队成员中多人拥有国家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资格证,执行团队集中办公、支持团队远程保障的运作机制,是名副其实的纳税服务“梦之队”。
“樊蓉工作室”的成员坦言道:“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不再‘两头跑 ’了,企业的负担降了,但税务干部的压力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合并后原国地税分别负责的税种相互叠加,又新增社保费和非税收入方面的业务,随着减税降费力度逐渐加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六费两附加等方面新政频出,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作室积极发挥各分站延伸作用,将各类业务骨干纳入人才库,开展业务培训和竞赛比武,构建国税地税强大的“智囊团”,支撑各层级税务机关开展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整合来自盐城税务公众号、12366热线、12345平台等载体的需求信息,动态掌握纳税人的关注热点,提出改进税收工作建议20条,指导全市税务干部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按月收集纳税人咨询频率较高的热点问题,解读发布纳税服务热点问题,对疑难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图为“樊蓉工作室”成员走进企业厂区送税收政策上门
创塑形象,打造纳税服务品牌
伴随着纳税人对“樊蓉工作室”的深入了解,这块“金字招牌”已成为帮助纳税人把脉问诊、兜底解决办税难题的 “不二选择”。一年来,工作室内外联动,与各业务部门、各层级税务机关密切配合,与综合治税各相关单位坦诚沟通,帮助纳税人解决重点涉税难题20多个。
盐城农垦集团下面有多家建筑公司,因业务需要在异地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如何回机构所在地申报一直存在困惑。为此,企业财务经理张波专程来到“樊蓉工作室”求助。“专家团队”通过对政策文件深入分析,给出权威答复:该企业在异地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不需要在机构所在地重复申报。“过去这种涉及跨区域的税收难题,一直困扰我们财务人员,现在‘樊蓉工作室’给了我们解决方案,真正帮助了我们企业轻装上阵。”张波感慨地说。
2019年减税降费新政实施过程中,在盐城某机械公司上班的王先生因对个税新政不熟悉,一月份没有及时填报专扣信息,电话咨询能否享受优惠。工作室辅导他通过安装个税APP填报专扣信息,并说明个税采取累计预扣预缴法,可以对前两个月进行补扣,不影响享受优惠。为此,王先生特意寄来感谢信:“感谢‘樊蓉工作室’耐心细致的帮助,让我享受到个人所得税改革带来的优惠”。
盐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丁报庆表示:“成立‘樊蓉工作室’的初心是为了创新纳税服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上。在这过程中形成了品牌效应,扩大了社会影响。今后,盐城市税务局将着力打造‘樊蓉工作室’升级版,逐步增强其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扩大服务覆盖面,在打造盐城税务市级特色品牌、服务金牌的基础上,实现向更高层次的突破。”
(王连杰 姚洪兵 朱孝昆 文字/ 宋从勇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