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强化气象支撑 成就“雄安质量”

【摘要】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实施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城市安全气象服务工程,实施绿色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打造新时代的“雄安质量”,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雄安新区  气象科技  智慧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区规划建设须充分考虑区域气候安全、气象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气候、生态、环境、资源问题。河北气象部门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气象在新区规划建设运行中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努力将雄安新区打造成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绿色生态气象保障先行区的全国样板。

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气候条件影响,主动服务雄安新区规划设计。按照“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参照国际上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建设先进经验,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保障新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是系好新区建设的“第一颗扣子”,提前将气象信息应用于新区规划,精细研判评估新区和辐射区的气候安全、气候资源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情况,支撑新区科学规划及通风廊道和生态红线的划定。编制覆盖雄安辐射区的京津冀地区精细化、格点化、数字化的气候资料和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为新区规划提供气象基础数据支撑。推荐权威气象专家进入新区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库,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咨询、科学建议和业务指导。对新区各类气象灾害进行精细的风险评估,指导城市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设计,以有效避免因人类活动和城市建设对城市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气象科技优势,科学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建设理念,新区将催生城建、环保、交通、能源、旅游、水利、电力、物流等大量气象高敏感的社会经济重点行业和高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防雷安全、城市排水、雨洪和太阳能资源利用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新区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气象科技的作用,使其为新区建设提供全程安全、专业、高效的气象保障。白洋淀生态环境脆弱,新区建设更应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气候条件对淀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围绕新区建设和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和长远需求,雄安新区正在布局并加快建设包括城市气候基准站、湿地生态观测站、水生态观测站在内的气候与生态观象台,并在新区启动区、白洋淀区域及周边布设湿地、林地、土壤、负氧离子等生态气象观测设施。对此,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雄安新区聘请部门内外专家准确把握自身功能定位,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雄安新区智慧气象发展规划,并将主要建设内容纳入国家首批实施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项目中。

成立雄安新区气象服务机构,高效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按照“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战略目标和更高要求,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及运行发展离不开专业、广泛、精细的气象服务保障。气象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窗口。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乎百姓福祉安康、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绿色生态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为此,河北省气象局成立了雄安新区气象筹备处,选拔优秀人才组建高水平的气象服务保障临时机构,为新区提供决策支撑、气象防灾减灾和其他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有力保障新区规划建设运行。

实施工程建设、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提升气象服务保障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能力

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发展定位和具体建设任务,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明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新区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建设,重点强化气象业务能力和科技创新的驱动,着力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实施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工程。建立智能化无缝隙格点分析预报业务和智能网格预报云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体系,生成时间分辨率分钟级、空间分辨率百米级预报产品,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率和灾害性天气预警的时效性。构建由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组成的立体化气象监测网,实现对天气系统和生态环境、地下空间、交通、电力,尤其是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智能监测。依托互联网、社交应用、智能APP等服务渠道,构建集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一体的智能化决策服务平台、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和专业专项服务平台,生成网格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并实现智能精准靶向推送,以推动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满足公众对时空尺度更精密的预报服务需求,最终形成基于用户位置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数据。

实施城市安全气象服务工程。开展新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强化灾害风险源管理,编制新区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气象灾害损失与防灾减灾效益评估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综合管理系统。开展针对不同行业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抵御主要气象灾害的设防标准,优化城市气象综合防灾布局。针对气象防灾减灾和保障公共安全的需求,完善城市规划与重大工程可行性论证等制度,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气象保障。建立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开展面向水源保障、流域安全、城市防洪、能源供应、交通运营等城市安全重点领域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建立新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应急处置防范快速、有序、高效。

实施绿色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建设以卫星遥感为主的生态环境气象综合监测网,实现对空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的连续实时监测,提升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面向现代农业设施园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绿色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建立精准化、分众化、智慧型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构建客观化“绿度”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构建新区及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加大白洋淀及周边流域人工增雨(雪)作业力度,有效增加新区上游水库和白洋淀淀区降水量,为保护淀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持淀区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提供气象保障。

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战略。抓住雄安新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机遇,争取设立国家级气象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气象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提升我国气象核心业务和科技创新全球竞争能力。利用新区政策优势和投资环境,争取在雄安新区建设国家级气象科技产业园和气象创新创业孵化器,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气象技术装备及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与研发,推动国家气象高新技术成果在新区先行先试。依托新区科技创新环境,面向全球招聘优秀气象人才,重点吸引海内外气象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到新区创新创业,着力加强科技研发、业务一线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河北气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强有力的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气象人的使命引领和责任担当,全力以赴融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立足雄安新区,力争成就“雄安质量”,确保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为河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参考文献】

①《雄安新区将建设全国智慧气象示范区》,新华网,2018年6月13日。

责编/贾娜    美编/王梦雅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气象   成就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