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富起来”的大逻辑:不忘改革开放的初心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开拓进取、合乎规律的具有内在逻辑的历史进程,即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根据基本国情实行对内改革的方针、根据时代主题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改革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开放中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中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大逻辑下,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让国家和人民走上了“富起来”的光明大道。

【关键词】改革开放  富起来  初心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出的重要结论。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这个结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心是什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承担的重要任务。

历史进程是丰富多彩的,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无序的,但任何一个成功实践的背后都有合乎规律性的逻辑在起作用。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尊重客观实践的历史进程,找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实践逻辑。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初心,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为什么会发生改革开放这件事,也就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

中国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大逻辑,就是实事求是的逻辑

还原改革开放的历史,“富起来”这三个字朴实、简明、接地气,确实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说“富”不易,把“富”作为国家发展目标确立起来并付诸于实施直至实现更不易。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富”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一开始,邓小平就指出,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批判“四人帮”那种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主张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四人帮”形而上学地把“穷”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把“富”和资本主义相联系,鼓吹“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因此,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全面改革开始后,他进一步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也就是说,我们承认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但不能因为政策不对头让经济停滞而使国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更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穷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消灭贫穷,走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讲的“富”是有丰富内涵的,一是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富,是要在国家和集体富强的同时让人民群众个人都能够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二是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要富裕,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要富足;三是要从实际出发,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建议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社会革命是人在其中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客观社会变革过程,因此,推进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出发点,即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又要坚持合乎规律的科学出发点,即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讲一切为了人民而不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再好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告诉我们的真理。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同样不仅要研究其价值出发点,还要研究其科学出发点。

中国改革开放逻辑展开的第一步,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历史经验,推动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申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形成的科学出发点。拨乱反正、全面深化,不可避免地聚焦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怎么评价“文化大革命”运动,二是怎么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是两个非常重大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党通过一个决议才能解决。

事实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拨乱反正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地摆到了全党面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缺点、错误,适当时候要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国庆30周年大会讲话,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问题作了初步总结。他强调,“中心的意思应该是三条”:“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还是过去的话,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的这些意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邓小平的这些决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就统一不了,中国可能还会停滞不前。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中国改革开放逻辑展开的第二步,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解决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认识。但是,对于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重要的是,一要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识中国的国情。为什么会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为什么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究其基本原因,在于国情判断上的错误。二要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在筹备十三大时,党中央决定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这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党的正确路线奠定了科学基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相联系,我们还解决了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个重大问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的社会主义还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的和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致力于解决这个矛盾,当然这个矛盾在长达百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会出现一些阶段性特征,因此我们要及时把握其新变化新特点,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方针政策。

第二个重大问题是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由于明确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就有了科学根据。因此,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此相联系的是,党中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了,但并不是说阶级斗争不存在了,它将以特殊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第三个重大问题是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在90年代,“奔小康”;第三步,在此基础上用50年时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大上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中央从“奔小康”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这样,也就形成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认识国情,还要认清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中国的改革是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说过,开放也是改革。为什么要强调“开放”?一是中国的发展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因此要把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二是中国决定工作重点转移时正赶上一个好机遇,除了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外,国际形势也正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在1977年中央军委会议上已经指出:“苏联的全球战略部署还没有准备好。美国在东南亚失败后,全球战略目前是防守的,打世界大战也没有准备好。所以,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他由此提出了“抢时间”抓住机遇搞现代化的问题。到1984年、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的问题,这是因为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家“都在努力进行全球战略部署,但都受到了挫折,都没有完成,因此都不敢动”。“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党中央认为邓小平的战略判断十分重要,在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的两个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个解决了怎么认识中国国情的问题,一个解决了怎么认识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问题。总起来讲,解决了怎么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问题,为形成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逻辑展开的第三步、第四步,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

中国的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一步一步推进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现代化,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又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中国和世界相联系的渠道和机制。经济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讲,也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只是由于以往的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实践证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把握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实行趋利避害的对策,完全可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一个全新的问题:怎么处理好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十六大后,党中央针对国际社会出现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提出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强调中国决不会走一些国家历史上“国强必霸”的老路。中央甚至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的巨变,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开辟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一句话,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党终于带领人民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的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确定,意味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站起来”“富起来”的飞跃后又将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展现出光明前景,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大逻辑正在“强起来”这个大逻辑里丰富发展、迸发活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责编/张忠华    美编/李祥峰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初心   改革开放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