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培育新时代青年利他精神的现实意义

核心提示: 利他精神的培育在新时代具有新的意义,无论是人格的塑造还是道德的养成,利他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利他精神极其重要,是以责任担当书写伟大时代、以青春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方式。

【摘要】利他精神的培育在新时代具有新的意义,无论是人格的塑造还是道德的养成,利他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利他精神极其重要,是以责任担当书写伟大时代、以青春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利他精神 青年学生 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培育新时代青年利他精神的关键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仁爱”“知恩”“修德”是利他精神的题中之义,这些内容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的共通,实现价值共融;要注重精神的引领,强调践行意义,寻求价值归属,从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责任意识、充满担当精神,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培育新时代青年利他精神,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根源,散发出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中国古代上到圣哲,下到市民遵从的道德准则、呈现的文化信仰、体现的道德品质跨越时空、国度,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们虽然未明确阐释过利他精神,但利他精神的文化哲思早已经贯穿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始终,体现在以“仁爱”涵养人,以“知恩”感染人,以“立德”教化人的过程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传承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必然选择。

明“仁”是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是“仁爱”思想,强调以善心培植仁爱思想。基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儒家将“仁爱”作为个体的一种本性情感,墨家推崇“兼爱”,认为在群体中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力争实现“天下归仁”的愿景。利他精神就是将“仁爱”的精神充分发挥、推己及人,爱自己的同时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这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对青年的基本道德要求。

知“恩”是基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传递社会温情的重要基础是“知恩图报”思想。怀有感恩之心是利他精神的情感基础,学会知恩才能懂得感恩。古往今来,“恩重如山”是对父母之孝,对师长之敬,对友人之义,对爱人之亲的最深邃的情感体现。“至性深情”观照人心本性,返照现实人生,确证人生价值。新时代青年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家庭、对身处的环境和身边的人怀有感恩之心,要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传递温暖,传达关爱、传播正能量,这样才能消解社会冷漠现象。

修“德”是根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是“修德养性”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成己”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修德”,所谓以德养人、积善成德,利他精神的形成便是善的体现,也是德的表征。盛德的价值取向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德性修养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以德为先成为我们社会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标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氛围。

培育新时代青年利他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作为搭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文明桥梁,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由此可见,价值观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共通和价值共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性一脉相承。利他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弘扬利他精神不仅能够惠及中国人民,更能普惠全人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导与世界分享,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就是利他精神的体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精神引领和价值追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体的精神引领。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过程、渗透于社会生活各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导向,人们精神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

作为个人的价值支点,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前提是对其产生认同,这种认同体现在思想和认知层面,最基本的就是引导他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青年提供重要的道德支撑。青年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应该自觉形成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造福社会,做到“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实践为主要依托,一次有意义的身体力行胜过千百次空洞的口号。

培育新时代青年利他精神,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是需要奋斗者、成就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的青年一同与时代进步,当勇立潮头、勇于进取;新时代青年应该勇于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责任,勇于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崇高使命。新时代在召唤敢于担当责任的青年,新时代正需要勇于肩负历史使命、发扬利他精神的青年。

勇于担当责任是利他精神的表现。青年人要想担当、敢担当、会担当,这是利他精神的重要体现。青年人要学习青年马克思敢于肩负重担,选择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学习青年毛泽东立志改天换地的历史担当,用踏实的作为将伟大的中国梦和现实的青年梦结合起来。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是圆梦的决心,是逢山开路的勇气,更是踏踏实实的行动。

肩负时代使命是利他精神的要求。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这是利他精神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担当起神圣的历史使命,将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统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中国共同进步、与中华民族共同发展、与时代共同发声,个人事业才能有所提升,才能为成就一番伟业,筑牢使命根基。

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是利他精神的目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代青年新的代名词,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完成是青春的接力,是奋斗的接续,青年要想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就要持续砥砺奋进,让利他精神助力自己不断成长、思想进步。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高校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项目“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人生观新变化新特点及其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JDSK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②李宏斌、杨亮才:《文化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③宋乃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4年10月7日。

④洪向华:《多维度中的中国梦》,《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0日。

责编/王妍卓 牛牧瑶(见习)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忠华]
标签: 新时代   意义   现实   精神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