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国企 > 正文

西北油田:专注创新促发展

西北石油局在油公司机制建设中,始终坚持发展油气主业不动摇。企业发展目标、改革创新都围绕这条主线来做,油气核心业务越来越突出,发展活力更强,效益更优。

专注核心业务 油味浓效益优

2018年1月,西北石油局“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取得新进展,供电、供水、供暖等业务的分离移交工作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各项工作均超计划节点运行。

加快推进“四供一业”分离移交,是西北石油局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进一步聚焦油气核心业务,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

油气主业是油公司的本。西北石油局在油公司机制建设中,始终坚持发展油气主业不动摇,发展目标、改革创新都围绕这条主线来做,油气核心业务越来越突出,发展的活力更强,效益更优。2017年,西北石油局生产原油630万吨、天然气16亿方,同比增加36万吨、2亿方,全年盈利8.02亿元,成为油田板块首家以油为主大幅度盈利的企业。

专注顶层设计 聚集油气强管理

2015年,在西北石油局干部职工的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油田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亏损。虽然经营利润、原油产量的成绩并不好看,但这一年,却是西北石油局深化改革力度最大,出台改革措施最多的一年。

在这一年,西北石油局将油价的寒冬期作为发展的孕育期,围绕油气核心业务,聚焦提质增效升级,先后完成了4个专业管理部的改革,全面加快建立新型油公司架构,打造“扁平化管理、集中化决策、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效益化考核”的油公司模式升级的步伐。

2015年3月,一份油田改革的文件让王建峰的职务从“开发处处长”变成了“油气开发管理部部长”。职务变了,工作的职责和担负的主体责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的油气开发管理部,不再是单一的油田经济可采储量和油气产量的责任主体,而且还增加了效益、开发投资、开发成本管控等主体责任。通俗地说,改革后我们不仅要抓好经济可采储量、油气产量,而且还要抓好油田开发的钱怎么花,成本怎么控制,这些都是油气核心业务的关键指标。”王建峰说。

与油气开发管理部同时组建的还有油气勘探管理部、工程技术管理部、生产运行管理部等三个专业管理部门。

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宝增介绍说:“4个专业管理部正是在突出油气核心业务这种顶层设计下组建的。我们坚持顶层设计,以采油采气业务为核心,建立了‘分公司—采油气厂—采油管理区’三级扁平化架构,将技术决策、投资项目管理、工程服务市场统一到分公司层面管理,强化经营决策、职能管控和监督职能。”

在西北石油局的改革架构中,已经形成了界面清晰的“四大板块”,包括精简高效、规范统一、流程顺畅的决策板块,以采油采气为核心,具有“厂——管理区”两级管理特点的油气生产板块,以勘探开发、工程工艺关键技术的研发为主体的技术支撑板块,专业细分、资源整合、保障有力、服务高效的专业化保障板块。

4个专业管理部作为决策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关综合部门、两个研究院、采油厂和专业化单位形成了新的管理链条,构建了决策、过程、结果相统一的“大运行”决策机制。

优化基层结构 围绕核心激活力

如果说做实4个专业管理部强化了油气核心业务决策层的职能,那么各项决策能否执行到位,让油气核心业务奔跑起来,就必须让采油气厂—管理区这两条腿更加给力。

在2015年至2016年,西北石油局对4个采油厂,11个管理区进行了大胆地改革,成效明显。

采油一厂是西北石油局最早建立的采油厂,机制成熟、运行稳定。但在2015年,采油一厂将原来的9个基层单位优化整合至6个,并全面优化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流程。

厂长宋刚说:“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了强化油气核心业务这一定位,采油厂明确为产量、成本和模拟利润的主体,强化成本管控、生产组织职能。不符合、不适应这一要求的机构和制度流程,全部进行改革或修订,改革的成果立竿见影。同年,在油田专业服务费定额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采油一厂全年优化成本457万元,优化幅度达到了8%以上。”

采油气管理区的改革则是围绕油气核心业务,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生产运行质量和时效。针对采油厂和采气厂的管理区不同的生产特点,西北石油局采取了因需设置的原则。

在采油二厂管理三区,以前的“三室一中心”架构优化为“一室一中心”,在综合管理室中增加了经济管理岗位,考核上减少了产量指标权重,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时效的考核,以及动态分析等技术研究业务。在雅克拉采气厂管理二区,取消了室中心的设置,推行总监负责制,管理直接到班组。班组里强化管理层与操作层整合,技术岗位之间的整合,传统的班长负责制变成了监督专业负责制管理模式,将原安全、设备管理岗整合为安全监督岗,原仪表、工艺岗整合为生产监督岗,“细胞”的管理更为精细,操作层面的执行力更强。

2016年至2017年,西北石油局在采油气厂层面减少科级单位6个,管理区层面减少室(中心)48个,优化人员206人,占采油厂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新的管理模式为更加突出油气核心业务,激发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但探索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

2017年9月,采油一厂管理三区实施采油运行管理业务外包项目,将作业区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物资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部交由业务外包方负责运行。采油厂依据业务指导书和考核明细表对业务外包方进行管理。新的探索进一步将管理区的职能由主体管理向业务监督转变,业务外包单位的职能逐步向管理主体过渡。

做强专业化 优质服务强保障

“别人管不如自己管得放心,以后能不能用得这么顺手?”当西北石油局将道路、水电、物资采购等辅助保障业务从采油厂分离时,一些管理人员心有顾虑,害怕因为服务保障不到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但是当在新井TH12277井发生了一件小事之后,采油二厂管理人员的担心消失了。

2017年5月,TH12277井投产前,10千伏电力线路还没有架设到单井井场。按照惯例,井场临时用电是采用柴油发电机或天然气发电机发电,成本较高。

负责电力保障的油田供电管理中心早就关注到了此事。他们采购了1500米10千伏高压电缆,利用闲置的箱式变压器及配电柜等配组装了三套移动快速供电装置,通过直接T接周边10千伏电力线路就实现了该井的电网供电服务。仅一个月,电费就比柴油机发电节约8.3万元。

现在,各个采油气厂的管理人员都认可一句话: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干,更有利于为油气核心业务提供保障。

在西北石油局,各专业化单位承担着道路、水电、消防、物资采购等辅助保障业务,而他们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委托外部队伍来实施。专业化单位和采油气厂之间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定额体系和结算流程,实施模拟利润考核,激发内在活力。

西北石油局依据主体业务发展需要,对完井测试管理中心、特种工程管理中心等专业化队伍进行业务优化,重点对涉及电力系统规划、钻前、环保治理、井下作业设备、车辆管理等14项业务进行了调整。部分单位的职能根据核心业务需要实现了转型,如完井测试管理中心由完井测试试油业务为主向发展井控设施设备、管具管理业务转变,通过市场化运行为采油气厂提供油管修复、采油树维修业务。

同时,各专业化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精减机构。物资供应管理中心、小车管理中心等5个专业化单位精减了7个科级单位,优化人员150余人,占总人数的30%。

多重举措使专业化队伍服务油气主业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油田特种工程管理中心运输管理部仅凭30名管理人员,管理了8家倒液承包商、6家搬迁承包商、22家注水注气承包商,高效完成油田所有钻修井搬迁、油田物资运输吊装、油田“三倒”运输、注水注气等任务。

“油田的发展活力更强,效益更好,这与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油气主业不动摇,油气核心业务越来越突出紧密相关。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西北石油局将努力实现行业内组织效率最高、用人水平最优、市场机制最佳、操作成本最低、成长性较好的实践目标。目前,我们的用工总量已经控制在4000人以内,力争‘十三五’末单位完全成本控制在40美元/桶以内。”局长、分公司总经理胡广杰说。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油田   发展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