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在强化党建中筑牢高校思想堡垒

【摘要】高校党建关系到人才培养、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构建。虽然与高校育人模式和方法不同,但却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高校党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与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关键词】高校党建  和谐校园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高校党建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党组织是凝聚党员、引领群众,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组织单元。党组织通过聚焦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在日常行政管理、教学科研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起着领导和指导作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是“党领导一切”的体现。

就教学科研活动而言,高校的党建工作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学生发展角度而言,高校党建不仅在于党员的培养,而且引领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发展。它关系到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党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融入学生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中,推动建设和谐校园。

高校党建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构筑思想堡垒的前沿阵地。从政治角度而言,意识形态是政治阶层所主导的社会主流意识和政治观,其本质上来源于政治阶层的主导,但从社会的发展角度而言,意识形态又不断反作用于政治,包括阶层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不良的社会意识会使意识形态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影响到政治阶层的稳定性。因此,意识形态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本前提,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建设是党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意识形态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会使社会失去统一的指导思想,国家发展自然偏离正确的轨道,严重者会使国家陷入混乱状态。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文化的交融之地,又有青年学生这一特殊人群,意识形态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高校党建的特点及现状

高校党建与社会实践相对独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于其开放性,且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但由于高校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和青年学生特殊性,高校活动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党组织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领导是间接性的,是思想和政治方向的领导。因此,在领导过程中容易从本本出发,从理论出发,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缺乏对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趋势的掌握和运用。因此,要把高校党建和实践中的人才培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品质。

党建与高校育人高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高校以培养品德高尚、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技能强和有崇高信仰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党组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党建工作负有指导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动形成党员和群众的责任意识及政治意识的重要作用。在这个层面,党建和育人有着高度契合性。高校党建研究要紧扣人才培养使命,发挥在高校管理、教学科研、制度改革等方面主导作用,不断加强高校党建与全面深化高校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

高校党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并且大学期间是学生不断进行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素质、增加专业技能的过程,这些特性在党员培养和组织建设上发挥着独特优势。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其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在思想观念上容易跑偏,加之缺乏必要的法律素养,甚至会出现违法犯罪的危险。新时期,影响高等教育的因素更加复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多元化的消极影响已经辐射到现实生活和网络等各个角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对此,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针对学生的党建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积极主动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入,形成与社会主义相符的意识形态,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

高校党建要把提高错误思想防范能力和意识形态预警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在党员、群众教育中的纵深发展。具体而言,一是要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加强理论研究,防止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实践相脱离。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模式,防止将意识形态建设变得教条化和片面化。二是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和完善领导分工、部门配合、监督制约和责任落实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在党建过程中的便捷性并利用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责任制,坚决抵制不良的、恶俗的、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着力构建干净清朗的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被教育者灌输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正确价值观虽然来自于自我学习,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良好的环境加以影响,单纯的灌输则无法保证正确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使人具有相应的内在的认知,从而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文化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高校里的教书育人不只是指知识的传授,也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一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全方位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党的建设三者在党员和人才培养上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以党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助推党建。党建是落实党的政治任务,指导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高校党建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根据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党建、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党建机制。一是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相对于群众而言,党员更具组织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因此,要积极发挥党员引领作用,特别是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和实践路径,从而不断提高党员素质能力。二是党建工作要结合高校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积极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构建网上党建新领域,通过网络开展党建业务、宣传教育和民主监督等。三是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开拓实践途径。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加强学校党组织与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互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凝聚社会力量,开创高校党建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和积极互动的良好局面。

(作者为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7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异化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Y172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华征、李懋君:《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②庞跃辉:《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与高校党建纵深发展》,《理论导刊》,2016年第3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堡垒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