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沈才土:乡土文化是农村宝贵财富

见到沈才土的第一眼,便被他温润的气质和优雅的风度吸引。衬衣、布鞋,纸扇、眼镜,言行举止谦和有礼。“欢迎你们!”见到家乡的客人,沈才土显得有些激动,乡音乡情,多年来一直萦绕在他的梦里梦外。

“这几年,金东区的变化太大了,高速铁路开通,堤岸河岸美化,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居民生活越来越舒适。尤其是新城区这边,十七八年前,这里还是块荒地呢,现在到处都是公园啦。”虽然身在异乡,沈才土始终记挂着家乡,关注这家乡的点滴变化。

1990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因患脑溢血倒在钢琴旁。源东乡东叶村的村民们听到噩耗后,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次年,村里举行了“施光南音乐作品演唱会”,缅怀这位为人民谱曲作歌的家乡人。这场音乐会的牵头人,就是沈才土。

“那会儿没有网络,资讯也不发达,这场演唱会就只在小范围传播,如今想想也颇为遗憾。”沈才土回忆,演唱会上,他们专门邀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原唱彭丽媛演唱歌曲,现场气氛火热。同时,他们还编制了一本《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歌曲选》的小册子,售价一元人民币,如今这本册子还收藏在沈才土的家里。

当记者告诉沈才土,如今的施光南音乐广场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胜地时,沈才土不由自主地开心笑了起来。当年,他与一群朋友受拉斯维加斯的设计理念启发,参与设计了这个历经十多年依然走在潮流前沿的广场,就是希望它能成为市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虽然中途几经波折,施光南音乐广场甚至被闲置几年,但是如今广场被用活了,沈才土心中满是欣慰。

这些年,金东多次开展施光南音乐节、艾青诗歌节,弘扬名人文化和精神。沈才土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金东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人,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打响金东文化品牌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发扬名人文化的同时,也希望重视乡土文化挖掘。民俗风情、故事传说、古建遗存、村规民约、家族宗谱等这些都属于乡土文化,我们金东有火腿、酥饼等特产,有明清古建筑群,也有道情和婺剧等传统文化……

沈才土想起自己的故乡——傅村镇山头下村。这里古村落规模较大,建筑类型丰富,选址严格依照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进行,与“五行八卦”说暗合。村民大多是曾任金华太守的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后裔。这些年,沈才土也为山头下村做了不少事情。他牵头开展修宗谱活动,将间隔一百年的沈氏宗谱补足。他还熬夜撰写了9篇《山头下沈氏续修宗谱序》,前前后后修改20多遍,将村庄经历的各种大事小事作了详细记载解读。他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家乡政府和父老乡亲支持和帮助是他的职责。

山头下村这样的古村落要怎么发展呢?如今,山头下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对古建筑始终保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文化保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村庄修订完善的《沈氏家训》中写道:“孝父母,敬长上,敦友于,正内外,和乡族,率勤俭,禁游惰,革奢侈,惜孤寡,养贤才,尊师道,戒仆从,务耕读…… ”这些都是山头下村村民的日常行为准则。

“农村都会建设得越来越好毋庸置疑,但是那些独属于乡村的文化不应该被消亡。”沈才土说,“乡音乡情,其实就是我走进过这个村庄每家每户,我知道每户人家的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的具体方位。希望我们在保留这些文化同时,建设美丽乡村。”

(记者 叶星辰 金东报道组 戴翠雯 朱纯)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乡土   农村   财富   文化   沈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