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我国文化产业如何提质增效

【摘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创新格局已经初步建立,但创新驱动力依然不足,文化产业服务相对欠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要从源头做起。相关企业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在整个社会营造文化创意创新的良好氛围,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努力提升文化行业的服务水准。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发展  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题。就文化创新而言,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真正实现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这一目标,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我国文化产业创新格局已初步建立,但创新驱动力依然不足

一直以来,受社会结构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都是依靠集体力量创作、生产文化产品,导致不少文化产品缺乏新意,同质化现象突出。由于缺乏创新力度,加之资金、资源的相对不足,我国一些文化企业一度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当前,我国很多文化产业公司已经意识到产业创新的重要性,开始采取措施扭转困局。一些企业开始凭借自身优势,在擅长领域发挥效能,提升服务质量。以中国影视文化为例,影视公司包揽全部业务的模式已然不再,业务职能横向联合成为发展趋势。如阿里影业专注电影行业服务,万达影视大力推行院线大片,光线传媒以投资发行为先。在影视制作上,大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更多承担了影视投资和发行的职责,而有技术实力的中小公司则更多承担了技术与制作的职责。这样的分工与合作,使文化领域的大型企业成为了产品的推广者、宣传者、投资者,而中小文化企业则成为了主要的技术设计及开发者,由此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大型文化企业凭借金融、人脉、影响力进行业务拓展,中小企业则拥有技术创意和制作能力,这种分工有利于发挥双方优势、各取所需,使二者在共生演化中得到互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机制的商业性质浓厚,产品制作者有可能为了短期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如今,国内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腾讯影业、中影集团等,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创新扶持项目和新人培养计划,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资源,这种投入与创新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文化产业创新格局已经初步建立,并具备了一定的生态产业机能和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力依然不足。以电影产业为例,至今为止,我国都没有出现世界知名的电影制作公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大片,加之电影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作品的质量。此外,网络文学领域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众多文学创作者纷纷参与其中,网络小说成为我国文学创作的主流。在竞争压力下,大量雷同粗略的作品充斥网络,真正有创意的文学精品并不多见,缺乏酝酿构思的快餐式网络文学作品并没有真正对文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创新力度亟待提升。

文化产业服务相对欠缺,文化环境有待优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在立足国内的同时也注重与海外企业的业务往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服务相对欠缺的短板也逐渐显露出来。近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文化产业服务的种类与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如文化产权交易所就在规范文化产业结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再如支持文化创新的众筹平台,主要针对文化原创项目进行融资。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的服务内容一直在不断丰富,但总体来看,依然难以满足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这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服务不健全和服务效率相对低下等方面。对于文化产品生产者而言,如何评估文化产品,如何对其进行衡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容易造成文化产品价值评估不准的问题。若长期缺乏有效保障,可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一些文化产业创新主体一直受到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虽然文化产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形式正在不断发展,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间的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以文化产权为例,自文化产权交易所诞生以来,围绕文化产权的争论一直不断,因为相关机构没有出台权威的评判标准,致使一些文化产权的评定存在争议。此外,由于文化产业融资平台缺乏法律约束,关于融资的经济纠纷不断,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不仅如此,文化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借助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各种文化产品通过网络扩大了影响力,也增加了不同领域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催生出新的文化样态。文化产业大环境的健康发展,能吸引更多文化人才和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为文化产业的创新主体。虽然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影视产业为例,大量社会资本注入影视市场,导致一些影视公司为迎合观众口味、获得经济利益,将产品质量抛在脑后,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此外,即便政府不断加强监管,文化市场中的侵权盗版现象仍屡禁不止,这显然无益于优质文化环境的构建。

我国文化产业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要从源头做起。首先,文化产业公司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在稳固当前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引进文化创新人才,建立高素质的研发团队,通过推出有价值、有创新力度的作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影响力。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培训人才、吸纳人才等方式,不断加大文化产品创新研发投入,以更为优质的文化产品获得大众的认可,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能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

为了更好地营造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良好企业文化中所体现的创新、互助、发展等精神,是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一个企业如果不注重创新,将会走向没落。此外,企业在做好外部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在员工待遇上展现人文关怀,激发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对企业产生更高的认可度。只有通过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在提升自身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政府应重视文化建设,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程序,为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促进优质文化产品早日推向市场。

再次,要在全社会营造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文化行业的服务水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发展文化事业。各地不仅要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发掘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还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不断丰富创作者的灵感,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为我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作者为河北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项目编号:JY2017ZB2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向武、周文泳、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科技与经济》,2015年第4期。

②王林生:《当前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突破口和政策着力点》,《学术探索》,2017年第8期。

③何群:《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我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径》,《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2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我国   产业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