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加坡工作效率有何特点

【摘要】新加坡素来以高效著称,在世界主要效率指数排名中均以高分名列前茅。新加坡注重通过员工管理精细化、大力度投入产品创新,尤其是提高人的潜在价值,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其创造经济价值、技术价值的能力是全世界学习的范本。

【关键词】工作效率  工作时长  创新  包容    【中图分类号】D733    【文献标识码】A

新加坡法定工作时间长,考勤制度严格

相比于现今多数国家实行的5天工作日,新加坡仍推行5天半工作日。新加坡法定工作时间是每周44小时。多数企业实行5天半工作制,即周一到周五全天(每天8小时)及周六上午(4小时)。外企一般采取5天工作制,每天工作时间约9小时。新加坡法律规定,日工作时数不包含休息时间,除部分情况外,员工日工作时数最长不得超过12个小时。一般情况下,员工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个小时的,可享有一次不少于45分钟的休息时间。因工作性质原因,需要连续工作8个小时的,企业必须给予这部分人员一次不少于45分钟的休息时间。超出上述约定的工作时数的,最长日工作时数为14小时,此时企业需要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请豁免。每月最长加班时数为72小时,不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实际上,根据新加坡2017年发布的最新统计,多数人员工作时长在44小时以内,占全部就业人员总数的60%,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在35—43小时的居多,占35%左右;工作时长在44小时以上的占总数的40%,其中男性工作时长超过44小时的接近45%,女性比例为30%。

新加坡考勤制度严格。新加坡公休假仅有11天,包括新年、农历新年、耶稣受难日、劳动节、卫塞节、开斋节、国庆日、哈芝节、屠妖节、圣诞节,除农历新年为2天外,其余皆为1天。一般情况下,除节假日外,员工不得请病假和事假,并且对事假和病假也做了严格的规定。工作3个月以上的门诊休假天数为5—11天不等,住院休假天数15—60天。除非是手术或住院,一般企业规定一年累积病假不能超过2周。工作年限在8年以下的,依据年限不同可带薪休假天数为7—13天不等,8年及以上的为14天。

工作时间长、考勤严格不意味着新加坡工作效率低,事实上,新加坡是一个工作效率极高的国家。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科学管理,其最为有名的是对腐败的惩治,使得新加坡成为人人不敢贪、不想贪、也不愿贪的国家,这极大地提升了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效率。除了高薪养廉之外,新加坡尽可能在管理方面提高科学水平。如在政府机构设置上,新加坡注重无缝衔接,在处理百姓投诉问题上,过去存在的无人管的现象通过机构调整,集中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劳动争议,新加坡成立了三方争议管理联盟和雇佣索赔法庭,为企业和员工提供高效率的解决有关索赔和雇佣纠纷的服务,尽可能减少企业、社会资源的浪费。

不仅是政府,新加坡企业非常注重管理创新,以提高工作效率。新加坡企业认为与其遭遇投诉,不如加大管理投资。新加坡企业积极推行有创意的管理方法,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企业开始用大数据管理人才,以更好地激发企业效率与创新。比如,新加坡的企业推广在餐饮行业难得一见的五天工作周制度,有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再培训,使他们具备从事新工作的能力,以提高未来的工作效率,也有的企业接受没有直接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帮助他们迎接新职业挑战,还有的企业鼓励员工创新,那些有创意的员工更容易获得提拔。

在政府营造的高效的亲商、亲民环境下,新加坡企业更加专注研发创新,努力提升创新成效,以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为新加坡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潜力。近些年,随着新加坡经济向知识密集型阶段转移,政府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战略的推进,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在引进人才方面,新加坡凭借自身良好的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鼓励外来高端人员定居新加坡,以补充国内高端技术人才短缺。2017年8月,新加坡宣布改进“创业入境准证”计划,以吸引更多公司创业者、创新者和投资者,目的是扩大并欢迎有意在新加坡设立创新业务的公司人才申请,配合“起步新加坡”战略的实施。

新加坡注重从员工管理、产品创新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新加坡是一个有着较强忧患意识的国家,希望通过发展来增进在世界竞争中的生存机会和确保国家的稳定繁荣。新加坡政府清楚地知道,新加坡未来的增长来自效率,而非数量、规模和高投入,因此提升效率是新加坡今后长时期关注的内容之一。目前,新加坡人口生育水平已低于人口更迭水平(2.1%),依靠人口数量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最可行的方式是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不完全依靠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上。新加坡希望实现“1 + 2 = 3”模式,即人力数量增长1%,生产效率提升2%,经济增长3%。实际来看,新加坡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贴近上述增长结构。新加坡人力增长率从2011—2014年的4%下降到2015年的2%、2016年的1%,而劳动生产率则从2011—2015年的0%提高到2016年的1%。

新加坡日益注重从管理精细化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在世界银行关于企业营商指数排名中,新加坡位居第二,尤其在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企业等方面,得分很高。目前,新加坡在推行“智慧国2025”计划,将大数据用于日常的管理中。新加坡希望效率型增长遍及所有经济部门、所有劳动力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已有占GDP 80%的23个行业正在进行效率转型。政府专门设立新加坡效率奖,鼓励更多的企业注重效率与创新。新加坡鼓励中小企业加入政府的“精益企业发展计划”,加入这一计划的企业数已超过5000家。

新加坡日益重视从管理包容性方面提高工作效率。从政府到企业非常关注劳动工作者的安全与健康,目的是让每一个劳动工作者每天都能安全、健康地回到家中。为此,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置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奖,致力于“零伤亡”,力争使工作场所死亡率从每10万人约5人降至2018年的1.8人,2028年减少到不到1人。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有42人在工作场合中丧生,之后加大安全与健康措施,到了2016年下半年,工作场所死亡人数下降至24人,2017年上半年死亡人数继续下降,为19人。

新加坡日益注重从培训全员化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推行“全员培训、终身教育”的方式,进一步挖掘工作效率提升的潜力。自2015年以来,新加坡从法律制定到具体措施,再到机构设立和培训资助计划等对劳动工作制度与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目的是把新加坡劳动力队伍培养成具有创新性、效率性和包容性“三位一体”的劳动力大军,以适应新加坡未来的发展需要。新加坡未来技能委员会自2015年起推出“未来工作技能”计划,鼓励新加坡公民的工作技能持续提升,同时政府于2016年投入10亿新元推动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以及上述其他计划。2016年11月新加坡公布成人教育和培训五年转型计划,以革新并强化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适应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需求。根据最新统计,2016年新加坡参加培训的员工达到289669人,比2011年的192249人多了近10万人,更突出的是新加坡参加培训的员工年龄偏大,比如在50—59岁这一年龄组里,获得培训的人数达到56536人,仅次于30—39岁(57846人)和40—49岁的人员(58176人)。

另外,新加坡政府肯在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提升经济增长的高附加值含量。根据新一轮的《研究、创新与企业计划2020》,新加坡在2016—2020年将提供19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比《研究、创新与企业计划2015》五年计划的资助额度(160亿美元)提高18%,同时鼓励企业进入高端技术领域。在世界科技创新指数排名中,新加坡一直位列前茅。2017年,新加坡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为第七位,是进入前十大排名中唯一的亚洲经济体。新加坡取得如此高的排名与政府效率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各种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密切关系。此外,新加坡吸引高端外来人才,加上成熟的商业环境,都有利于新加坡的创新研究发展。不过,新加坡今后仍有待提高创新效率。尽管新加坡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已连续7年全球第一,同时产出指数比2016年又有一定提升,排名第17位,但是在创新效率方面,新加坡排名第63位,显示出新加坡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一面。

新加坡创新与管理重点以提高人的潜在价值为中心

新加坡注重创新与管理,视两者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因素,而这两者都与高素质人力有密切关系。可以发现,新加坡创新与管理重点以提高人的潜在价值为中心,进而推动经济迈向依靠人的素质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尤其是今天新加坡政府更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大数据化,以充分挖掘人的潜在价值,服务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目前,新加坡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从依靠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发展阶段向软件建设过渡,一些大数据方法已经开始运用于各个行业管理中,未来也将更加快速适应全球经济带来的新挑战以及充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新加坡工作效率高源自政府长期坚持严格管理,重点是提升人的素质。无论哪一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都必须依靠人的素质提高,特别是提高“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创新性和可包容性。因此,要将“人”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中心位置,使人尽其才,特别是要关注人的潜能发挥。新加坡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特别是工作阶段的培训理念、方法。

新加坡能够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人才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支持力度。当前,新加坡重点关注人的创新精神建设和包容精神的体现,使新加坡的发展依靠“人”,最终的目的也是服务“人”。虽然我国尚未达到新加坡的发展阶段,但是也在逐渐将“人”的发展纳入政策重点建设领域中,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了党对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注。

新加坡重视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包括在工作场所推行“零”伤亡的目标,实际上都体现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人”的一种深切关怀。新加坡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在全球人才竞争能力指数方面,2017年新加坡连续第四年排第二,仅次于瑞士;是亚太地区国家中少数名列前十名的国家。最新调查显示,新加坡仍是全球最能够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国家之一。英国伦敦智库机构列格坦研究所公布2015年的“繁荣指数”时指出:“新加坡是全球最成功的经济体。”从经济、创业与机会、政府治理、教育、保健、安全、个人自由以及社会资本等8项指标评比中,新加坡劳动队伍人均资本高居全球第二。

新加坡正在全方位推进大数据建设。将大数据和网络平台这一新手段用于人力资源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各个层面上,目的是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在加大“智慧国”的建设力度。2017年8月,新加坡政府投入更多资源培训电子行业人员,11月推出新加坡工业智能化准备指数,帮助当地制造商了解在采用物联网、云端技术等最新科技的发展进度,提高企业供应链、产品生产周期、人员培训等智能化程度。

不过,新加坡面临的问题在于本土人员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尽管新加坡政府从创新投入、创新政策支持以及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新加坡颇有建树的创新成果却不多见,导致新加坡创新效率不如中国。2017年中国创新指数排名为22位,投入指数排名第31位,但是产出指数排名第11位,创新效率指数排名第3位,远高于新加坡。当然,中国在涉及创新管理方面的指标,如创新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以及吸引海外人才等方面还存在劣势,这些恰好是需要改进之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新加坡   效率   特点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