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如何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更科学高效

核心提示: 国资国企改革一直是牵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改革。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结合国有资本逐利性和社会性并存的特点,构建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为前提的国有持股企业最优股权结构测度体系,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

【摘要】国资国企改革一直是牵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改革。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结合国有资本逐利性和社会性并存的特点,构建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为前提的国有持股企业最优股权结构测度体系,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股权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混合所有制的命题早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被提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改革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在企业层面的优势互补,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目前,在国有持股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如何深入开展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投资的准确量化,防止寻租现象的发生,体现改革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国资国企改革被列为改革部署的重要任务。2015年9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也表明,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保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重要法宝。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有资本持股企业股权结构的调整,将有利于在企业层面实现各类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虽然多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存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国有企业集约化程度低和运营效率低下等多种问题。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产权动态性问题。随着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所有权界限呈现出动态调整的特性,也就是说,国企与非国企的界限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变得更加模糊。这一特性的出现使得对国有企业效率的一般性对比讨论无法全面、准确地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对企业的经济影响。由于国有股权在理论上的终极所有者为全体国民,而全体国民整体性的特点导致其无法真正人格化到一个具体的自然人身上,因此在微观企业层面存在国有资本出资人的缺位的问题,出资人权益只能通过特殊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由各级国资监管部门代为行使。因此,基于出资方的视角分析国有股权参与被投资企业治理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资本双重属性及影响问题。作为国有资本在市场中的配置载体,国有持股企业的运行状况反映了国有资本配置的有效性。受出资人群体的差异性影响,国有资本的投资目标函数既包含了资本的经济属性,也就是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同时也包含了社会属性,即对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考虑到国有资本通过持股方式存在于企业之中,而企业的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国有资本的双重属性势必会影响持股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同时,企业中国有股权比重的增加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获得预算软约束的可能性,各级政府及国资监管部门也更有可能为其提供隐形的信用担保。因此,深入剖析国有资本双重属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将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体现。然而,现有研究往往疏于对该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机理进行理论推导,相关实证研究也缺乏对于国有企业社会价值创造的考量,研究结论在指导企业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的量化问题。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的冲突,由此导致国有企业存在着激励约束机制强度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升国有资本影响力和控制力为主要目标,而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水平、以国有出资人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同时,就商业类国有企业而言,还存在诸如行业属性、国有股权比例等诸多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量化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是未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开展的关键,也是保证包括经营者和民营资本出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

有效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法思路

在新的形势下,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不同类型企业最优股权结构的测度与分析。主要逻辑思路为:以国有资本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创造为根本问题;以国有资本双重函数为核心;以企业属性分类为基础;以股权投资量级为影响来源;以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为实现渠道;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方面分步进行:

首先,对国有资本投资为企业所带来的福利及负担进行确认,对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对企业价值创造影响的路径进行剖析。由于国有资本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特点,导致国有资本持股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一直存在目标多元化的特性,也往往因为目标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影响企业的业绩。从资本属性视角分析与解释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产权投资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将为理解国有持股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针对新时期混改的要求和混改企业产权动态调整的特性,对国有资本持股企业进行分析。相比民营资本,国有资本的政府背景不容忽视,而企业作为资本在微观层面有效配置的最优载体,其本身的运营情况和特点存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因此需要对国有持股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验证国有资本对企业经济价值创造的影响模式,同时验证不同类别企业对于这一模式的影响效应,为未来准确分析和评估这一问题提供研究视角和实证依据。

最后,对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进行重构,为准确评定国有持股企业效率和国有资本投资效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统筹企业属性与出资人目标诉求,将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理论方法纳入国有资本投资影响的研究范畴,对被投资企业最优持股比例进行测度,有利于未来各地各级国资监管部门结合自身需要分类监管企业及改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也为未来深入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关键性的参考指标和投资决策依据。

现阶段,我国经济呈现宏观稳、中观进、微观好的新态势。在经济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通过对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达成国有企业优势与民营企业优势的结合,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展。基于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所构建的最优股权结构,将有利于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在深入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有效保护和提升各种属性资本的改革积极性和利益,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作者分别为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姜成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所有制   混合   改革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