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劳动

作者: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理论新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也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论创新的讲话精神凸显了理论建设、理论研究、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的重要性,包含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创新的期待。

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题,着眼于理论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彻底性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高度重视理论建构的作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体系,也是道路,更是我们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旗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土地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断摸索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精神旗帜和理论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根据开辟“中国道路”的实践,针对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成果。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的理论创新应该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加强和深化其系统建设,彰显其科学性和彻底性。这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劳动,不应该简单地、肤浅地看待。既要着眼大局,综合谋篇,更要切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目前理论界的阐述,还不能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理论导向理解已经足够透彻一致。如果仅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一个政治口号,而不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科学体系,就会使这个问题片面化、浅薄化,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所以仍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伟大工程,放在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之中,放到人类历史的宏大进程之中去考量。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论必须有充分的历史和逻辑支撑,必须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充实来加以构建。

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应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根脉”,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精神实质,就是“实事求是”和“一切为人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所一贯追求的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合乎规律的发展进步,最后实现人类的解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道路,在这一实践精神上也始终是一脉相承的,从来没有改变。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就是毛泽东概括、邓小平重申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由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结果必然呈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面貌,而不是一副永远不变的教条主义面相。按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去做事,不同时候的做法势必有所不同,只看怎样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怎样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越是这样,就越能够保持基本精神的一贯性。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不能因为前后表现有差别,就把前后历史割裂、对立起来。否则就是片面之见、皮相之论,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

我们党在吸取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实际出发解决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前后的政策和做法有所不同。前后之间虽不能相互等同,但也不是彼此对立的。正如邓小平曾经深刻强调的:“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要把它们看成本身是有持续生命力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不要把它们看作已经成型作古、不可改变,见不得今天的阳光空气的“出土文物”。有些人,无论是打着“捍卫”还是“超越”的旗号,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说成是一成不变、已与现实隔离,只需要特别“保护”,或应该“抛弃”的东西;他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否定”,而看不到它们生命力的存在和延续,看不到政策和策略变化调整中的内在逻辑,看不到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表现,却只看到变化和对立。这样的思考,既不知道什么是理论,也不知道什么是历史,是不足以谈论任何伟大的学说和思想体系的,反而只见其狭隘和肤浅而已。只有以实践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