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追光青年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快手“慢功夫”(3)

理解内容理解人

通过不懈的技术进步让产品更加普惠、让使用者感知生活的成就感,是这家科技公司秉持的“快手逻辑”

“我们把自己的功能做好,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快手联合创始人程一笑说。2011年,他创造了快手的前身——动图生成工具GIF快手。

但在张斐看来,快手能够顺利“下沉”到中国社会的毛细血管,根子在技术升级——技术进步使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又使每个人能平等地分发自己的内容,还能让优秀的创作被更多地关注。

张斐是宿华和程一笑的“红娘”。2013年夏天,他为两人牵了线。

彼时,宿华正在琢磨的创业项目不被投资人认可;程一笑希望突破GIF快手作为工具的局限性,将其发展成短视频社区,可转型过程也很艰难。

张斐不看好宿华的创业想法,但觉得他充满斗志、非常聪明、执行力很强;作为GIF快手的投资人,张斐认为程一笑对社交与人性的理解非常深刻,但组织团队、带兵打仗、获取资源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一个缺好搭档,一个缺好项目,张斐将有共同点又互补的两人撮合到一起。

宿华掌舵企业、程一笑把控产品,快手重装出发,变化悄然发生。

从GIF快手创立的第一天起,程一笑就坚持不设转发,鼓励用户生产原创内容。为了给每个人平等的曝光机会,快手的短视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推送,但由于不是所有人都对同样的内容感兴趣,所以用户体验并不好。

宿华加入后,将推荐算法应用到视频内容的分发上。计算机视觉和推荐算法成为快手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一方面识别上传的视频内容,另一方面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与兴趣,最后把视频推送给可能对它感兴趣的人。简而言之,快手先理解内容和人,然后将二者做匹配。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首页将呈现出每个人真正的兴趣点,实现“千人千面”。

打开宿华的快手,有人在河边吹奏《梅花三弄》,有人在家剁肉准备做包子,有佛学院的学生教大家晚上怕黑怎么办,有民间组合简陋而有诚意的自制搞笑短剧,还有大片风中摇摆的油菜花田。

“同样一个场景,一段记录,在不同的人眼里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做的,是帮你找到你想要的。”宿华说,夕阳西下、落叶缤纷、鸟叫虫鸣,都有可能打动一批人,在山里面长大的他没有见过海,20多岁才第一次来到海边,所以听到海的声音就很向往。

通过点开、观看、喜欢、关闭等每一个行为来理解用户兴趣的快手,会给生活在内陆的宿华推送海边的场景,也能辨识出一对年轻男女在拥抱,但分不清楚是久别重逢的拥抱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别。

虽然对内容和人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规模优势。

“理解一个人,是人还是机器厉害?大多数时候人会胜出。可理解1000万人呢?你找不到一个人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尝试去理解1000万人、甚至1亿人。”宿华说。

技术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让快手的注册用户和日活跃用户数量一路狂奔。在快手的技术逻辑下,用户通过朴实的视频语言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感知生活的成就感。

可在宿华眼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技术只是一个手段:智能手机与wifi的普及,让录制与分享视频的门槛降至最低;好的算法能够分析匹配人和内容,帮助更多人展示自己。

“创业好比开赛车,技术是发动机,用户才是方向盘,车该怎么走、怎么转弯、怎么爬山,都是用户导向。”宿华说,技术能让产品更加普惠,最终是为了帮助你找到你喜欢的人,帮助喜欢你的人找到你。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快手   网络直播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