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大庆市建立“医养结合”新业态 提高老人幸福感

日前,大庆市福利院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拨打电话的是家住让胡路区附近的刘丽云老人。71岁的她称自己患有心脏病等老年性疾病,女儿和儿子又远在外地,实在不方便照顾她,希望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

最终,工作人员向刘丽云老人推荐了一家具备医疗保障、康复及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的民生产业

一边是需求空间的迅速扩大,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一边是对服务功能提升的诉求,养老的内涵扩展到医护、康复、临终关怀等等。怎样养老?重大的社会命题,再一次叩动人们的心门。

工作人员向刘丽云老人推荐的这家养老机构,就是大庆市振培养老院。振培养老院在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北星路大庆肛肠病医院内,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不仅是一所集医疗、科研、防治为一体,经卫生厅批准的以中医肛肠为特色的非营利性肛肠病专科医院,主要是从去年开始,医院尝试将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医养结合”养老产业模式,并且作为了部省共建的医养结合的示范点,成立医养结合病房,主要收治高龄失能老人,为其提供安养、护理、康复、诊断、治疗服务。

大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15年底,大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41.56万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6.86万人,大庆市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日剧增,养老服务中的医疗卫生需求日益迫切。

这位负责人说:“几年来,我市结合大庆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照护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以及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特点,通过强化政府主导、探索创新形式、引进专业力量等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网络、提升医养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效发展。”

据悉,大庆市对民办养老机构按“星级”标准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建设补贴标准为每张床位2000—6000元,同时享受省财政每床2000元建设补贴,建设补贴最高可达每床8000元。运营补贴为每张入住床位每年1200—1500元。兴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按上限享受民办养老机构各项优惠政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了医疗定点范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目前,大庆市共建成10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床位1563张。全市三级医院均设立了老年病科,更加便利了老年人就医服务。

在推动居家养老完善医疗服务方面,大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随访和健康指导。对特需人群开展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包括健康干预、协助转诊和预约诊疗等。另外,大庆市累计投资2160万元,建设健康小屋32个,辖区老年人随来随检,全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1.2%,向签约老年人免费有效提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帮助解决常见健康问题,打通了养老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需求旺盛:急需解决的发展问题

随着老龄人口逐年增多,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需求日益旺盛。大庆市在养老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不遗余力。

相关材料显示,目前,大庆市社区养老基础设施达到406处,总价值15亿元,总面积34万平方米。80个社区建立了养老服务中心,274个居委会建立了养老服务站,建成老年人餐厅21个,为千余名居家老年人提供了就餐服务。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8个、“健康小屋”32个,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58个乡镇已建立了乡镇服务中心,482个村全部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其中37个为省级农村样板社区,建立农村日间照料室34个,村卫生站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近年来,大庆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2.1亿元,建设了市第一福利院和第二福利院,并将58所农村敬老院合并和改扩建为25所具有吃住、医疗、娱乐等功能的敬老院。同时,市政府列专项资金,对民办养老机构按入住老人每床每年发放1200元的运营补贴;新建民办养老机构发放每床2000—6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享受省财政每床2000元建设补贴,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最高可达每床8000元。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已发展到106所,床位10292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所,床位660张;民办养老机构79所,床位6800张;农村敬老院25所,床位2832张。为降低养老机构运营风险,我市在黑龙江省率先推行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按入住老人床位数全部予以参保。”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互联网+养老”模式加速推进了养老产业发展。据悉,大庆市开通了移动式养老应急服务呼叫系统—“百湖养老服务呼叫中心” (96700),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实现了老人在家即可享受紧急救助、商品购买、餐饮配送、家政保洁、康复护理等服务。中心现有加盟企业4万多家,与全市88个社区联合,实现大庆市区全覆盖。

大庆市民政局公开信息表明,大庆市对散居“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全额低保。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实现自然增长,2016年分散供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300元,集中供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200元;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发放范围超出黑龙江省统一标准,2016年发放高龄津贴2523.96万元;包括失能半失能的困难群体老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2016年发放补贴168.73万元;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由各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集中养老;大庆市老年人持《敬老优待证》可享受就医、乘车、文化娱乐场所、老年大学学习的优先、优惠政策。

政策支持:多方努力助力高标准化养老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未出台统一的规范标准。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项目等均未明确,管理上分类不清,医保等制度衔接不足,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序发展。

大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在推动医疗资源转型养老服务的同时,对养老机构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门诊)、临终关怀等机构的,卫计委要给予大力支持,加强指导,符合条件的优先予以审批;并针对规模较小,无力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鼓励医院采取主办、协办、托管等形式参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同时,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分类分等级统筹规划,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医养需求。

“下一阶段,急需将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纳入卫生、养老、健康事业等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在建设和运营补贴标准上要高于普通类型的养老机构,公办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享受同等的补贴政策。在土地、税收、融资、补贴、水电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优先纳入医保,提高此类机构报销病种及额度的限制,将无陪护医疗护理费新增入医疗保险收费项目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视基金收支情况给予一定比例报销,基金出现缺口时,财政给予及时补充,适度提高护理费标准,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大庆市   业态   幸福感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