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邓荣霖:房山教育改革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邓荣霖

通过“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专题调研,我深感房山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全国各地区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启迪和借鉴作用。这些成功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房山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教育社会化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从单纯的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层面的教育,改变学生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房山教育改革深切体会到教育规律就是使教育围绕着学生健康成长。人类什么都能遗传,就是成长不能遗传,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房山教育改革明确提出,教育就是学生从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的过程。

房山教育社会化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这些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极端重要性,可见,学生的父母与长辈对子女的影响,是教育社会化的极其重要内容。基础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及其相关的教育改革。房山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这次考察的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实验学校、房山职业学校实训培训基地及其他职业学校,都具有鲜明特色,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称赞。房山的社会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心指导下,有效地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多种社会教育组织,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一体化。教育就是学习,形成多种多样的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组织,使房山成为北京市学习型示范区。

 第二抓住教育改革的实质房山教育改革自始至终抓住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明确提出“做心中有人的教育,提升人的素质”。使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素质人。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人作了系统分析,包括个人的思维系统、能力系统、性格系统、健康系统、道德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利于提升人的素质的教育内容。

房山教育的“育人”和“心育”,就是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自律的品质。闫村成教学校提出的工作标准,是“事事精细,处处精致,时时精确”,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精神,即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要求学生力求精益求精、严谨严格、专业专注、追求卓越。

房山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回到教育的原点即“教育本质上讲就是人学”。提出“学做人”和“做学人”。“学做人”是通过教育即学习成长为合格的人,包括实践、知识、思维的成长途径。“做学人”是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雕塑人生的过程,体现教育即学习并成为社会人的要求。房山职业教育重视学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才途径,包括了解个人兴趣、找到与兴趣相应的工作和企业及单位、考虑“我想做”与“我能做”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人成长方案。如在责任感、上进心、成就感、认真、诚实、信用、风险意识、创新精神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落实教育改革的措施房山教育改革的首要措施就是教育理念创新和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教育不单纯是教育部门与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性的工作。在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引下,教育体制改革注重改革以往单纯行政管理教育的方式,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种资源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协调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

教育组织调整与教育资源整合是房山教育改革的保证。房山教育改革过程中,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采用统筹、整合、合作、贯通、共享的有效措施,构建新型的教育学区制。通过与北京市区教育集团的城乡一体化合作,形成幼教、小学、中学、成教贯通式的现代学区。通过建立社会教育网络体系,把乡校、村校办到村民家门口,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形成乡村教育联盟。通过这些教育组织变革,有效地促进了房山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使教育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房山区委、区政府及各级领导对教育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相关的具体政策。尤其是以区教委主任顾成强为代表的教育改革促进者。在这次教育改革调研过程中,我感到房山拥有一批以教育改革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组织者与领导者。这是房山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的活力所在。

[责任编辑:张译晟]
标签: 房山   教育改革   启示   邓荣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