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以河南省鄢陵县为例

核心提示: 我国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对再就业培训需求很强烈。以河南省鄢陵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反映失地农民对于培训意愿、内容、形式、费用的看法,并从加强心理疏导、注重培训实效、重视法律知识培训等方面着手,为失业农民再就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对再就业培训需求很强烈。以河南省鄢陵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反映失地农民对于培训意愿、内容、形式、费用的看法,并从加强心理疏导、注重培训实效、重视法律知识培训等方面着手,为失业农民再就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再就业  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大部分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结构单一,在失去土地后很难顺利实现再就业。为此,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失地农民进行有效的再就业培训。

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对河南省鄢陵县的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他们对于再就业培训的需求,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真实想法,从而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问题的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再就业案例背景

河南省鄢陵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位于河南省中部,下辖8镇4乡,人口62万人(2013年3月数据),其中,农业人口50万人,年均粮食种植面积11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50万吨以上,农业作物以花木、小麦、玉米、辣椒为主,先后被农业部和省政府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强县”。

河南省鄢陵县城地理位置优越,多条国道、省道在此交汇。近年来,河南省鄢陵县同时开展多处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建设,如引黄灌溉水利设施用地、S219省道交通运输用地等项目,部分农民的农业用地被永久或者暂时占用。除此之外,随着县城居民的不断增多,城市的功能分区越来越明确,县城的一些政府、学校、医疗、贸易、休闲等功能分区向周围辐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占用于城市建设,农民离开了原有的生活区域,失去了土地,失去了依靠农业增收的渠道。农民虽然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征地补偿款,但在没有顺利再就业的情况下,生活水平无法明显提高。因此,失地农民再就业意愿非常强烈。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几番较量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技能结构单一,就业竞争力不强,很有接受再就业培训的必要性。

失地农民再就业实地调研内容

为了深入了解失地农民对于再就业培训的需求和真实意愿,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南省鄢陵县的失地农民做了实地调研,具体内容如下:

本研究在河南省鄢陵县被占用耕地较多的乡镇开展,回收516份有效问卷,并与具有代表性的35名失地农民开展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培训的看法。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该样本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具有代表性。

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对自己当前工作不满意,都期待从事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一些工作,因为那一类工作收入可观,可以明显提高当下的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自己缺乏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没有一技之长。通过对35名失地农民进行访谈,其再就业培训需求总结如下:

在培训意愿方面,大部分意愿强烈,小部分被调查者学习充电的积极性不高。问卷调查的样本中,75%受调查者希望尽快得到培训,14%认为培训没有用,不愿意接受培训,11%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想再就业、也无需培训。虽然无培训意愿的农民占比少,但是这样的现象不容忽视:一些农民的土地被征占以后得到了一笔比较可观的补偿款,这笔补偿款可以保证他们即使不工作也可以正常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对再就业失去了热情,开始虚度光阴贪图享受,对未来没有长远的打算。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成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在培训内容方面,急需心态引导课程和实用性强的技能课程。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会让失地农民感到不适应,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对再就业没有信心。因此,特别需要对其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另外,在愿意接受培训的人中,他们渴望得到的培训内容集中于实用技能方面,包括养殖、种植、手工艺、驾驶、计算机以及机械操作技能,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被调查者渴望得到自主创业方面的指导。

在培训形式和时间方面,他们希望尽量利用周末或者晚上培训。多数被调查者从事体力劳动,休息时间本来就不多,他们希望培训时间安排不会和他们的工作、休息时间冲突。另外,他们希望以实践性强的形式开展培训。

在培训费用方面,他们希望政府或者企业出资。大部分被调查者希望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或者企业支付,自己一分钱也不愿意支付;也有一部分人同意由政府和本人各自支付一半费用;少数目前再就业状态不错的被调查者表示,只要培训内容实用,自己愿意支付全部费用。

失地农民再就业对策建议

第一,培训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提高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由于失地农民意识到自身的弱势存在,往往在心理上会感到自卑,再加上就业不顺利,对培训就会有消极态度,这样不仅不利于失地农民自身发展,也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因素。同时,有的失地农民在征地以后由于得到了补偿款,条件有所改善,产生一种依赖政府、懒惰的意识,眼高手低不愿意抛开身价去工作。

第二,根据失地农民意愿,培训内容、形式要注重实效。首先,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时间地点要灵活安排。其次,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失地农民要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可以进行专业技能较强要求较高的岗位培训,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较好,接受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对文化程度比较低,年龄比较大的农民,由于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安排培训应以简单技能为主。最后,培训的形式要接地气,要通俗易懂,便于失地农民接受。

第三,在培训费用方面,政府要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经过访谈得知,许多失地农民对接受培训有着很强的意愿,但是因为培训的费用问题最终放弃或者变得消极,有的是因为家庭条件困难经济上不允许;有的是觉得应该由政府出资,自己不愿支付。为此,政府要拿出来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鼓励社会企业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和农民的压力,也可以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第四,重视对失地农民进行法律知识培训。通过访谈和走访了解,目前河南省鄢陵县的许多失地农民受雇于周边的小型私营企业或者个人,大多数没有上社会保险,工资发放不及时,有些人还没有按法律规定休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但是,由于失地农民相关法律知识的淡薄,少有维权行为。因此,要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得到应有的福利和社会保障。

第五,政府要积极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要对有创业意愿者开展经营、管理、工商等方面的培训,争取让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产生辐射效应,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除了必要的培训以外,还要从多方面为他们提供支持,一是给予贷款优惠等资金支持,减轻他们的创业压力;二是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为他们提供前景好的创业项目等。

(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劳经学院副教授)

责编/张蕾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睿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