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经济篇 > 正文

唐钧:全面认识标准化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QQ截图20161013152522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标准化是一个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工业化、现代化的概念。《第三次浪潮》中列出了工业化时代的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扩大化,六个工业时代的特征。我认为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应该是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分散化、适度化和自主化。从产品来讲,与工业时代相联系比较多的是我们的制造业、基础建设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环境、产品质量等等,这些的确需要标准化。现在已经出现了3D打印,电脑控制的机床可以进行量身定做、私人定制,向前发展、向后工业发展的一个端倪已经出现。

今天我演讲的重点服务的标准化,大家都讲到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我是做社会政策的,最近两年一直在研究老年服务。首先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当年我在卫生部工作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考核指标,要考核住院病人的死亡率。当时大家觉得好像有道理,但是住院病人是否死亡是医院和医生决定得了的吗?如果这个成为考核标准,医院第一个采取的方式是完全不收可能死亡的病人,这是一个标准的异化。另外一个故事,消防部门曾经制订了一个标准,规定中国的养老院建筑不准超过三层。这是一个非常莫名其妙的标准。这个标准的结果是什么呢?中国现在可能80%以上的养老机构都没有通过消防验收,这也是一个标准的异化。所以在服务业制定标准的时候要特别注重这些问题。我今天所讲的服务业最主要的是指人对人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像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在这方面制定标准的时候,我们不要陷到前面所讲的那种自我制造的困境当中。所以我们在制订公共服务标准、社会服务标准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而且要从另外一个方面仔细琢磨这些事。

最后,在服务业方面制订标准最好是企标,然后是行标,再是地标,要少立国标。作为国标应该把握一点原则,不要定得太细。现在,老年服务业已经有好多标准,但那些标准都是过时的、不科学的。按这些标准的话,老年服务业业就不存在,所以这些标准就必须得搁置起来。

另外,还有标准制定的时机问题。出现问题没有标准,过早地制定标准常常是凭主观判决的,或者直接引用国外标准。刚才有嘉宾提到了小城镇的标准化问题,我认为小城镇是否标准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然公共服务设施应该标准化,这是基础设施。对于城镇是不是应该标准化,我表示存有一定的疑问。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标准化   唐钧   老年服务业   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