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美国黑人的困惑与纠结-----从莫里森的小说看美国黑人问题

核心提示: 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中力求为读者还原真实的美国黑人生存状况。美国黑人社会中长期存在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二战后虽涌现大批黑人中产阶层,但放眼整个黑人社会,自我隔离的思潮仍阴魂不散。

【摘要】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中力求为读者还原真实的美国黑人生存状况。美国黑人社会中长期存在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二战后虽涌现大批黑人中产阶层,但放眼整个黑人社会,自我隔离的思潮仍阴魂不散。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黑人犯罪 阶层分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意蕴丰富的小说中,以一位冷静的社会观察家的态度,对黑人社区进行客观的剖析。通读其小说,读者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的高犯罪率、黑人内部的分化等困扰美国社会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黑人的犯罪现象

美国黑人的历史渗透着泪水和酸楚,但其高犯罪率也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在当今的后民权时代,美国黑人的暴力犯罪率依然很高。1995年统计数据显示,“尽管黑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13%,但在联邦的监狱中,43%的罪犯是黑人”。曾是美国第五大城市的底特律,如今黑人占绝大多数,该地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

作为富有历史使命感的作家,莫里森在对种族歧视声讨力伐的同时,把黑人社区的暴力痼疾也赤裸裸地公之于众。《爵士乐》中,男主人公乔在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一段不伦之恋。当情人多卡斯移情别恋时,乔精神崩溃并枪杀了她。《所罗门之歌》中,吉他进行以暴抗暴的滥杀白人行动,也毫不犹豫地对昔日好友举起了枪支。《乐园》中,当封闭小镇不自觉地接受外来渗透时,小镇男性长辈认为修道院里的女人败坏了小镇的风气,并对女修道院进行大屠杀。《柏油娃》中,男主人公森一时冲动杀害了通奸的妻子。

在莫氏的小说中,部分黑人的暴力行为是针对白人的。这种暴力行为源于黑人对白人由来已久的仇恨,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尔康·X以他的观点“白人是黑人一切苦难和不幸的根源”概括了黑人的仇恨心理。黑人在这种“我们见不到美国梦,只有美国噩梦”的心理驱使下,对白人频用暴力以示报复。

同族相残的故事也频频出现在莫里森小说里。谋杀者有不同的心理扭曲原因,但在各自时代背景中均属底层群体。这一群体有一共同特征:在作为公民意义上的美国人和生存意义上的黑人之间,他们无法坦然接受双重身份,在困惑中他们选择认同黑人文化,甚至只认同黑人文化。阿马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中说:“身份认同可以杀人——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杀人。很多情况下,一种强烈的——也是排他性的——群体归属感往往可造成对其他群体的疏远和背离。”实际上,一元化身份认同不仅强化了黑人对白人的仇恨,也导致黑人公民意识的衰退。满怀愤怒的黑人容易形成与主流社会对立的价值观,仇恨和对抗导致他们心理的畸变,造成他们公民德行的缺失和对公共利益的淡漠,传统的伦理道德也随之沦为个人私利的附庸。他们随意践踏社会公共规则,不仅对白人以暴力反击,对黑人同胞同样施以暴力。

黑人内部的阶层分化:脱离底层与底层固化的矛盾

篙琨认为:“后民权时代,美国黑人内部出现了中产黑人和底层黑人的阶层分化。中产黑人和底层黑人出现了三方面的矛盾:脱离底层与底层固化的矛盾;融入主流与自我分离的矛盾;主流文化与贫困文化的矛盾。”虽然篙琨关注的是当今温和的种族歧视时期,但在莫氏的小说中,同样可找到她对黑人内部矛盾的揭露。

《所罗门之歌》中,麦肯和派拉特的对立反映了脱离底层和底层固化的矛盾。麦肯虽然人格扭曲,但他仍表现出黑人中产阶级的以下特征:第一,麦肯渴望改善自己的地位,取得主流社会的认可,这也是所有梦想跻身中产行列黑人的共同愿望。黑人从奴隶向自由劳动者再向中产阶级的华丽转身,是一个历经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其中只有怀抱向主流社会攀升的强烈愿望并历经困难忍辱的少数黑人可以成功。在此过程中,梦想跻身中产行列的黑人,其投机和妥协心理更加强烈。为了获取财富,麦肯巴结黑人医生,和医生女儿的结合更多是抱着功利的心态。第二,麦肯富有经济头脑,看到一块空地,他想将来把它建成黑人度假区,因为他预见到未来黑人经济地位的改善。他善于商业筹谋,二战结束时,他更加富裕。二战是美国黑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二战后涌现出更多掌握巨大财富的黑人,麦肯正是二战后崛起的富裕黑人中产的典型。

当今黑人的另一严峻问题是单亲家庭的增加,特别是由母亲和小孩组成的贫困单亲家庭。美国参议院丹尼尔·帕特里克·墨尼罕曾发出警告:“那些单亲家庭长大的(黑人)孩子比那些双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有可能会遭遇贫穷,成为文盲或下狱。”派拉特家连续两代单亲结构,处于社会的边缘。女儿丽巴和孙女哈格尔在此环境中缺乏教育、无所事事,她们是底层固化趋势下失去出路的年轻一代。

融入主流与自我分离的矛盾

自我分离和融入主流的矛盾体现在《天堂》中长辈和年轻人之间争锋相对的斗争。男性长辈们虽在晚年生活充裕,但仍困囿于祖辈过往的痛楚,思想与贫困黑人无异。他们以远离白人、强烈抵御外来渗透为代价来维持鲁比小镇这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乌托邦。这种自我隔离在黑人社会里极具典型性。美国黑人社会中长期存在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二战后虽涌现大批黑人中产,但放眼整个黑人社会,自我隔离的思潮仍阴魂不散。杜波依斯虽主张融入主义,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曾设想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黑人经济体系,但最终证明这个黑人国中国只是个乌托邦。60年代的《关于种族问题意见书》指出:“如果我们(黑人)想走向真正的解放,我们必须把自身和白人分割开来……我们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机构设施、贷款互助会、合作社、政党,谱写我们的历史。”《天堂》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小说中摩根兄弟经营着小镇自己的银行,文学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在这些故事细节中完美地契合。小镇年轻人渴望与外来的一切交融,他们象征着黑人的未来,肩负着重建黑人民族主体意识并超越种族鸿沟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人是未来的黑人中产阶级。他们寻求融入主流,是对历史发展趋势的不自觉顺应。

1903年,杜波依斯谈到了黑人的双重意识:“……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种彼此不能调和的斗争,两种并存于一个黑色身躯内的敌对意识,这个身躯只是靠了它百折不挠的毅力,才没有分裂。”雅丹虽有认同困惑,但总的来说,她不愿过分执着于过往的种族伤害,转而用理智驾驭情感并追随主流文化。而双重自我在森身上的纠葛最终演变为对黑人的极端维护。他一直居无定所,糟糕的境况导致了其在认同美国公民和认同黑人身份时的不对等,黑人意识高涨和公民意识淡薄使其一方面痛斥白人社会,一方面依赖美国政府的福利。

融入还是分离,这是永远摆在每个美国黑人面前的选择题

回顾各个时期的美国黑人领袖,由于各自的阶级出身及人生经历迥异,他们的思想有很大分歧。杜波依斯在美国接受了一流的教育,金出身于中产家庭,他们谴责种族歧视的同时都主张黑人融入美国。而加维和马尔科姆出身贫寒,是下层黑人的代表,加维的“返回非洲”呼吁和马尔科姆的“以暴力对抗暴力”主张,是分离主义思想的体现。中产阶级黑人领袖和下层黑人领袖各有拥趸,这表明普通下层黑人与中产黑人对待美国主流社会的态度同样大相径庭。

莫里森的小说跳出了单纯控诉种族主义的俗套,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表达了更丰富的内涵。当今种族歧视仍流毒深远,而黑人内部的阶层分化令黑人同族相弃,这更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下层黑人或自我隔离,或对社会心怀不满,甚至实施暴力犯罪,而当他们中的部分人已习惯于福利的依赖,这种惯性的病态势必衰变为生存之恙。杜波依斯也曾指出黑人必须自我改造,言下之意黑人应正视自身种族的毛病。另一方面,中产黑人和下层黑人的分歧进一步扩大。中产黑人一旦成功,就被认为刻意效仿白人,在他们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除了面对来自白人社会的歧视,还要应对黑人内部的成见和阻力,可谓障碍重重。未来的底层黑人是否会同样积极融入美国社会?中产黑人向上攀升的阻力是否会减小?我们期待在更多黑人作家的作品里找到答案。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本文为广东财经大学校级项目“政治学视阈下的托尼·莫里森新研究”(项目编号:14ZXRW74004)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庞好农:《非裔美国文学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责编/杨鹏峰 贾娜(见习)  美编/ 王梦雅(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寒]
标签: 莫里森   美国   黑人   问题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