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奥运会的经济账应该怎么算

核心提示: 虽然有一些城市和国家在举办奥运会中是亏钱的,但绝大多数奥运会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创造了投资和长期可观的经济回报,甚至是经济的几何级增长。奥运会带来举办城市投资的大规模集中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也带来全球游客的蜂拥而至,这对举办城市具有显著的经济集聚效应。“更高、更快、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团结拼搏,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虽然有一些城市和国家在举办奥运会中是亏钱的,但绝大多数奥运会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创造了投资和长期可观的经济回报,甚至是经济的几何级增长。奥运会带来举办城市投资的大规模集中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也带来全球游客的蜂拥而至,这对举办城市具有显著的经济集聚效应。“更高、更快、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团结拼搏,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奥运会 投入 成本 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8月22日,里约奥运会在马拉卡纳体育场顺利落幕。本届奥运会的简约风格和预算投入的捉襟见肘,既受到世人点赞,也招致不少非议。里约奥运会的举办成本控制定格在41亿美元,创下了最节俭办奥运会的纪录。相比以往其他主办城市的奥运投入不断突破预算,最终决算远远超标,人们虽然吐槽里约奥运的穷酸和简陋,但对其不追求奢华、厉行节约却也不吝赞美。奥运会的经济账到底该怎么算?答案其实很清楚:奥运经济既要遵循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原则,不要一味贪大求奢,又要努力避免成本失控,但更要计算奥运会的规模经济集聚功能和强大的经济溢出效应,要看到奥运会的聚焦效应,要计算奥运会可能给主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较长周期经济景气和繁荣的红利。

承办奥运会具有促进投资与推动经济发展的效应,是一个城市向更高顶峰迈进的契机

当然,如果纯从奥运会本身的投入和收入角度来测算,如今多数国家和城市主办奥运会要投入的场馆建设和翻新、运营和安全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规模成本大概是150-200亿美元;而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直接收入则包括国际电视转播合同分成大约为25%(其余75%归国际奥委会),加上国际和国内赞助、门票销售以及纪念品销售,总共可获得的总收入约为35-45亿美元。也就是说,现在举办奥运会,其成本要超出直接收入多达100亿美元或以上。然而,纵观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多数奥运会,虽有一些城市和国家在举办奥运会中是亏钱的,但绝大多数奥运会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创造了投资和长期可观的经济回报,甚至是经济的几何级增长。

承办奥运会具有促进投资与推动经济发展的效应。奥运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和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会,可以拉动举办城市的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等的投资建设,提升城市的经济增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的互通互联。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城市和国家经济向更高顶峰迈进的契机。

1964年东京奥运会,就是这样的一个启动日本经济腾飞的盛会。东京自1958年申办成功开始规划建设场馆、交通、旅游及服务产业,直至1964年正式举办奥运会,短短的几年中,大东京区的相关产业,诸如建筑、食品、通讯、交通、旅游得到了大规模的投入和长足的发展,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世界闻名的日本高铁新干线就是这个时间建成的,奥运的广告效应使得随后新干线成为日本对外输出的重要产业。东京奥运会一举多得,造就了东京奥林匹克经济的景气繁荣。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在1967年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那时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再比如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使韩国完成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据韩国官方统计,1981-1988年七年中,奥运工程使韩国就业人数增加了33.6万人,筹备奥运会共带来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果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应,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为12.4%;1985-1990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一举跃入亚洲四小龙行列,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此后,奥运的积极影响存续,汉城奥运会使得全世界聚焦汉城与韩国,韩国成为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投资目的地和贸易伙伴国。凭借奥运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韩国在1990年代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再平衡,正式步入西方发达国家行列。

奥运会还有经济成本账,要注重建设和运营的成本管控

当然,奥运会有收益账,也有成本账。奥运会建设应该注重投资效益,避免后奥运时代的投资减少造成极度经济萧条;特别是要防止重蹈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造成蒙特利尔市负债长达20年的“蒙特利尔陷阱”。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首次引入奥运经济概念,把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使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也非常成功,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为澳大利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经济上,悉尼通过筹办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发展,从而提升了悉尼的城市知名度,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借助筹备悉尼奥运会,1993-1999年澳大利亚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7%,这一增长水平明显超过一般的发达国家。但是在悉尼奥运会以后的阶段,由于投资和出口等各项经济指标回落,至今悉尼依然在为举办奥运会的巨额投资还债。这个中原因是悉尼奥运会追求奥运会投入的乐观收益计算,相对忽略了奥运会建设和运营的成本管控。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在筹备奥运的前四年,投资大幅增长,GDP在投资的刺激下增长很快。赛后投资急剧下跌,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对GDP增速拖累非常明显;此后,悉尼投资增长一直低迷,直到2003年投资增长率才回升到10%,也就是奥运会的赛前水平。

客观辩证地看,悉尼奥运会在成本把控上,还是有瑕疵的,导致悉尼后奥运时代的增长低迷。更值得指出的是,悉尼人口仅约400万,对体育场馆需求不大,加上寥寥无几的国际体育赛事,导致2004年之后悉尼奥运会体育场馆利用率极低。一方面是场馆利用低,缺乏收益;而另一方面,庞大的奥运场馆和设施的维护,则又进一步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肖晗题]
标签: 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