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启航
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对朱兴峰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催生了他的科技创新之梦。
这是1962年7月22日,朱兴峰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一个农民家庭,在家排行第三,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一弟。他在大学里学的是数学和化学专业,因而命运注定他大半生奋斗在化工研究领域。2011年5月,他参加了在包头市召开的国际锆业大会,他了解到锆与铪分离技术,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于是,他从此把目光注射到锆与铪分离技术课题上,并好奇地研究起来。
2013年12月12日,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突破,经过多年研究,他终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报了一项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有创新性革命意义的新技术专利———“氧化锆/氧化铪混合物的火法分离方法”,并于2015年10月28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行业专家们纷纷表示这项发明专利是一项“实现民族科技崛起的技术”,是“新材料的创新与超越”,是 “让中国成为航空发动机 ‘制造强国’的重要元素”。
面对记者采访,他欣喜地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里我不仅是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实践者。我的梦想就是用我的发明专利和创新技术来实现 ‘强军梦’、 ‘强国梦’”。
“锆、铪材料是中国核工业、核潜艇、航空母舰、大飞机等制造业的稀有材料”,谈到自己的发明,朱兴峰说,还得先从锆、铪材料说起。
“很多人认为,锆、铪只是两种化学元素,其实这两种元素是伴生于一起的矿物质,需要经过高技术分离后,才能变成应用于核工业的核级锆和核级铪,这也是其他机械制造的高端用材。”朱兴峰说。
据介绍,锆具有独特的核性能,在高温、高压以及水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在核反应堆内又有良好的抗辐照性能,因而经常被用做核反应堆的燃料包壳材料和堆芯结构材料。铪具有可塑性、易加工、耐高温、抗腐蚀的特性,铪的热中子捕获截面大,是较理想的中子吸收体,可用做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棒和保护装置。铪粉可做火箭的推进器,铪的合金可做火箭喷嘴和滑翔式重返大气层的飞行器的前沿保护层。铪合金可制造工具钢及电阻材料,在电器工业上可制造X射线管的阴极。在耐热合金中,铪可以用做添加元素,例如:钨、钼、钽的合金中有的添加铪,HFC由于硬度和熔点高,还可用做硬度合金添加剂,4TaCHfc的熔点约为4215℃,为目前已知熔点最高的化合物。
锆、铪耐高温、耐辐蚀及具有独特的核性能,使得它们不仅在核军工、核电等工业中可以分别用于反应堆包壳和结构材料、反应堆控制材料,而且在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冶金、制药、电子等领域也应用广泛。核工业应用所需的核级锆、铪材料更是属于稀有材料,由于目前我国锆、铪分离技术与国外有差距,故目前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朱兴峰介绍说,锆、铪在自然界中共生于一体,附存于海滨砂矿床中,重要的工业矿物有锆英石及斜锆矿。它们多与钛铁矿、金红石、磷钇矿、锡石矿物共生,呈综合性砂矿床产出,我国的锆储量约0.38万吨,居世界第6位。
朱兴峰董事长在办公室 记者 吴礼明 摄
